日前,在精功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无人机装配车间,几名技术人员一边核对设计图纸,一边在飞机主体上安装零件。
“这款无人机是我们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产学研合作的成果,他们提供最原始的基础数据,我们从结构设计、材料工艺、初装模具设计等投入了100多人的研发团队自主研发,历时13个月完成。”精功(绍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国平介绍,这款无人机整体结构除主承力框及起落架外,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整机复合材料占比超过80%。机翼盒段采用整体共固化一体成型,工艺水平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
3月22日,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经济开发区的精功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基地装配车间,工人正在组装含有碳纤维材料的无人机。
“目前,该无人机已经进入量产,我们已经交付3架,还有6架未交付;同时我们与浙江大学联合研制的无人直升机等系列无人机订单已超过100架。”王国平说,精功复合材料自2015年开始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目前拥有专业技术研发团队100余人,自主研制了一系列军民两用产品:具有轻量化、结构合理、强度高等特点的航天固体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大型无人机复合材料整机机身、复合材料弹类部件,其中研制的大型筒体自动缠绕一体化成型技术水平国际先进,国内行业排名第一;研制的大型无人机复合材料机身主承力结构设计、共固化成型工艺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早在一个多月前,省委人才办发布2018年度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精功(绍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航空航天碳纤维复合材料国产化研究创新团队”入选,该项目通过研发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替代进口,不仅打破了国外企业的长期垄断,对航天领域新一代重点型号火箭发动机、航空大型结构部件的研制和批量生产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并且对提升我国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整体技术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据介绍,精功于2013年开始涉足碳纤维产业,2016年在绍兴滨海生产基地建设了首条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截至2018年单线年产能达到1500吨,并配有微波石墨化生产线,计划在2022年前建成四条千吨级碳化线,形成年产6000吨高强中模、高强高模的小丝束碳纤维产能。
“科技创新永远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将瞄准前沿技术、聚焦前瞻引领,进一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为柯桥区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精功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转载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果原文没有版权声明,我们将按照目前互联网开放的原则,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况下转载文章。如果转载行为不符合作者的版权声明或者作者不同意转载,请来信告知:qbw@fiberglass365.com。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微信公众号转载有关文章时,务必尊重原作者的著作权,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