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态 独家新闻 国外动态 市场分析 企业新闻 技术资讯 政策法规 主题站
被动房发展中的瓶颈与突破(上)——访中国被动式集成建筑材料产业联盟主席崔源声
发布时间:2017-02-16   浏览次数: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春节前夕,就我国大面积推广实施被动房建设是否能顺利进行,以及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推广普及被动房存在的种种障碍、若干问题的解决方案等话题,记者深度采访了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简称情报所)首席专家、中国被动式集成建筑材料产业联盟(简称被动房联盟)主席崔源声。

认识障碍

记者:目前在很多地方,经常听到一些人问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被动房?被动房是干什么的?被动房除了示范引领、政策倾斜、加大新闻宣传力度以外,是不是还应该利用各种宣传媒介进行“扫盲”?请您就这个现象给我们谈谈您的看法。

崔源声:首先,可以肯定地说,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基本上还不知道什么是被动房,有的人连这个名字都没听说过,更不用说什么理解被动房的含义了。

其次,即便听说过被动房或有个一知半解的人,也不知道这是建筑领域的一场革命,是下一代建筑的代表和标志。在认识深度和广度上,无论是产业界或是普通大众,都对被动房普遍存在着认识上的障碍。而要打通这一个障碍,没有5到10年的努力恐怕是不行的。

再者,即便是知道了被动房或对被动房有了些认识,也存在着对被动房认识上的不少误区。比如,有人认为被动房成本太高,无法承受;还有的人甚至认为被动房是炒作,是不现实的东西,离普通大众还很遥远,等等。诸如此类的认识障碍,亟待不断澄清和消除,否则被动式建筑将无法快速推进。

记者:“十二五”期间,涌现了一批被动房的领航者,您认为他们的引领会对“十三五”期间被动房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崔源声:最起码在业内知道了什么是被动房。被动房在中国的首次出现,以及完整的被动房概念开始见诸于中国诸多媒体,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作为上海的友好城市,即德国最大的港口城市汉堡,把经过认证的名为“汉堡之家”的被动房作为世博会的礼物赠送给上海。很遗憾,这座被动房并没有像赠送者期待的那样,即在世博会结束之后留在那里供人们参观和学习,而是后来被一个私人老板给买走了。如果说当年上海世博会的被动房项目没有引起普遍的重视,是由于被动房刚进中国(或者是太新奇了),人们还不能很快接受新事物的缘故,那过了几年之后,到2013年元月秦皇岛“在水一方”中德合作被动房示范项目的竣工,已经开始引起业界的足够重视了。这个项目是在德国能源署的技术支持下,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的资助和指导下,由秦皇岛五兴房地产公司来具体组织实施的,应该说这是一个真正由中国人自己建造的本土被动房。而且,从层高方面看,也算得上是世界上最高的被动房了。因为一般国外的被动房基本都是在5层以下的低层被动式建筑,很少有18层高的建筑。这也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中国人多地少,不盖高层没有办法容纳这么多人口。

与秦皇岛“在水一方”示范项目同时进行的,还有哈尔滨的“溪树庭院”项目、山东潍坊的“未来之家”项目等。由于各种原因,有的项目设计标准不高,据说个别项目的节能效果只有80%左右,无法达到德国被动房90%以上的节能要求。

秦皇岛“在水一方”示范项目,通过了中德两国政府组织的专家验收,被认为达到了德国被动房的标准,而且在成本控制上也实现了每平方米不超过600元的设计目标。秦皇岛项目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巨大,引起了上下游产业的关注和行动。特别是建材行业的积极介入和主动配合,掀起了我国建筑全产业链的跟进与协同。该项目取得巨大的成功,与该公司总经理王臻的个人努力是分不开的。我把王臻称之为“中国被动房建设第一人”。

办法:加大宣传示范力度

记者:鉴于以上种种认识上的障碍,您有何建议与对策?

崔源声:继续加大宣传和示范的力度。从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开始,中国的大众和传媒开始大面积接触被动式建筑的概念和示范案例,到目前已经有6年多的时间了。在此之前,只有少数的专业人士和官方部门在国际交往中了解和看到过被动房的实例。在过去的6年多时间里,从建筑建材等领域开始关注被动房,一直到建材和装备部门,乃至设计和施工行业,包括普通的消费者,已经有不少人了解和关注被动房事业了。但是,正如上面所分析的,真正了解和掌握被动房全面知识的毕竟还是少数。我们要继续加大被动房的宣传和推广力度,特别是在还没有样板房的省份。就宣传和推广的形式而言,举办会展活动是有效的信息和知识普及活动,这些活动已经开始形成规模化和常态化趋势。在国家行业部门的推动下,不少企业和社会团体开始加入其中,经过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和传播,被动房的理念和实践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深入各个层面,包括融入千家万户的意识之中。然而,尽管这两年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已经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仍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和地区还没有真正启动被动房示范项目的建设。从实际现状来看,进一步加大宣传和示范推广力度的工作还是需要坚持下去。

政策障碍

记者:您认为目前阻碍我国被动房产业飞速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崔源声:政策要先行。有关被动房的鼓励和支持政策,最早于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文件或部分官员的讲话里出现过“给予支持、是发展方向”之类的提法,十分含糊;直到2015年8月31日,才在工信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两部委出台的《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里,出现了“发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的肯定或鼓励的字样。按照工信部建材处的说法,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是要明确支持发展被动房的另行说法。由于有了官方肯定和鼓励类的政策信息,加之官方实施的一系列试点案例和样板,引发了部分省市的行动计划。在省级层面,先进省份已经出台了不少具体的支持和鼓励政策。比如最直接的就是资金补助政策了,各个地方根据国家的政策引导,先后出台了一些数额不等的资金补助政策。

由于各地主管部门对被动房的认识差别较大,因此政策支持的力度也千差万别。全国有近一半的省份开始了行动,也还有一半左右似乎还无动于衷。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毫无动静的省份也会迅速行动起来。

办法:制定具体激励政策

记者:我曾经采访过德国弗莱被动式建筑设计公司驻中国代理区的市场总监王甲坤女士。她告诉我,在德国,弗莱政府强行推行被动房,而且政府给市民的补助还相当可观,您怎么看待这个事?

崔源声:考察欧洲各国走过的道路,发现一开始他们都对被动式建筑给予很大的政策支持,不但在口头上支持,更重要的是一系列政策上的支持,比如免税和资金补助等务实政策。国内目前的情况是,除了国家的第一批试点项目外,其他后续项目,大多是口头上的支持,具体的政策措施没有看到有多少。在各个省级层面,就给予最大的支持力度而言,大家一致认为山东省的力度最大。山东省对被动式建筑的公共示范项目给予了每平方米上千元的补助,然而对于民营项目,还没有看到任何实质性的资金支持。

除了定性的鼓励发展政策外,在项目审批、土地供应、信贷、税收、教育和培训、宣传和引导、城市规划、验收、施工、设计、标准制定、节能奖励、面积核算和销售等一些列环节上,各地方政府还缺少具体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措施。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任何新技术的推广,没有政府的强力推动和政策支持,仅靠民间和市场的力量,进展都是十分缓慢的。

记者:中国被动房事业的兴起,其“核心武器”是什么?

崔源声:总体上要归功于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正确决策。到2015年8月为止,全国列入官方项目计划的被动房项目已经有40多个。没有列入官方计划的类似项目,估计也有几十个。这些项目遍及全国几乎一半的省份,各种类型的建筑都涉及到了,也几乎涵盖了各种气候区域。

在秦皇岛首家本土化被动房示范项目成功的基础上,河北省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德国专家的支持下,于2014年5月1日,编制和出台了河北省被动房地方设计标准,这也是中国首个被动房设计标准。该标准的正式颁布,标志着中国被动房的建设已经从示范时期开始走向市场和商业化阶段。随之,黑龙江省、山东省也将初步完成地方设计标准的编制工作。

中国被动房本土化从秦皇岛、哈尔滨和潍坊开始,持续扩展到山东的青岛中德生态园,以及湖南株洲、福建南安和青海的海东市等。据说后几个项目将在2017年~2018年内陆续完成。

记者: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的引领下,民间的动作又是如何呢?

崔源声:除了官方主导的示范项目外,民间开发的几个典型项目,包括浙江湖州的布鲁克酒店、新疆的幸福堡、河北涿州的新华幕墙、山东的大象房屋,以及南通三建、河北建筑设计院的科研楼等。据说前几个项目都拿到了PHI认证。

其他一些民间或半官方的项目也在陆续启动之中,如德州永远集团、唐山东宸绿建公司的项目等。在2015年和2016年里,山东省的11个官方资助的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河北省也在十几个地市全面推广被动房的建设工作。由于有了地方标准,被动房商业化和市场化已成大势所趋。我们可以看到,国内走在前面的地区和省份,都是政府的政策支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同发达国家一样,从政策支持层面走向立法强制执行层面,中国也必将迎来这一天。

记者:对政府相关部门,您有何建议?

崔源声: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制定推广被动房激励政策的力度。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看到的只是有部分官员的讲话表示支持,还有就是部委层面的官方文件里出现认可或肯定的字样,还没有比较系统或完整的政策支持出台。

在国家层面的示范项目引领下,部分先进省份出台了一些鼓励政策,包括资金支持的补助政策,有些实际行动。特别是山东省,业界一致认为是对被动式建筑发展支持力度最大的省份。考察其原因,除了其自身的认识比较高以外,与中央政府及德国政府在青岛合作共建生态园项目有很大关系。该项目不但两国总理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的签约仪式,还把被动式建筑作为生态园合作的核心内容给予大力推进。

所谓政府支持或激励政策,一般对于新兴产业来说,各国都是一贯地给予政策支持的做法。也就是说,凡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更新换代产品或技术,政府都应采取鼓励先进、抑制或淘汰落后的政策。

比如为鼓励建筑节能产品,对传统耗能建筑施加高税收,对被动房等节能建筑,实施免税或减税政策,等到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后,适时退出资助政策。对落后产能的抑制方面,包括提高传统能源的资源税,增加环境税或生态税等。通过鼓励先进和抑制落后,扶植新兴产业走向主导地位。

如果先进的东西不能尽快普及和推广,说明政府的政策还没有到位,需要加大力度。

和发达国家的快速进展比较,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还有很大差距,官方的支持态度还比较模糊,导致各个省份的政策参差不齐,还有很多省份是一片空白,与时代的反差比较大。

来源:绝热节能网
 关键词:
免责申明 网员服务 广告服务 站内导航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www.chinajrjn.com 苏ICP备0901666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