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新建公共建筑全部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城市交通绿色出行分担率达八成,河南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62%以上,也就是说至少220天,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0%以上……从河南省政府获悉,《河南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日前出台,建设“绿色河南”,河南省将从8个方面共36条“发力”,部署全省节能减排重点任务。
优化结构
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比2015年下降10%
《河南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对传统统优势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河南省将加快培育新一代智能终端、电子核心基础部件、节能环保等10个新兴制造业产业集群和航空及冷链物流、新兴金融服务业、数字创意等8个新兴服务业产业集群。到2020年,全省18个新兴产业集群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15%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5%。
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到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比2015年下降10%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7%以上。
绿色建筑
新建公共建筑全部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方案》明确,公共机构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建筑全部达到绿色建筑标准。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改造,推广政府购买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探索用能托管模式。
河南省将扩大绿色建筑标准强制执行范围,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及新建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20年,全省新增绿色建筑面积5000万平方米以上,绿色建材在城镇新建建筑的应用比例达到40%以上。
“十三五”期间再创建100家国家级、200家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到2020年,全省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分别较2015年降低11%和10%。
绿色出行
城市交通绿色出行分担率达八成
打造绿色河南,《方案》提出,河南省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城市公交线网,完善城乡公交网络,加强各类公共交通方式配合衔接,建设零换乘交通枢纽。
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系统、城市公交专用道等快速通勤系统基础设施以及非机动车专用道和行人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倡导“135”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即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自行车、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
发展智能交通,加快推进全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体系建设。到2020年,全省市区人口百万以上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30%,城市交通绿色出行分担率达到80%。
碧水蓝天
全年220天以上 空气质量优良
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依旧是河南省重点工作之一。对此,河南省将采取一揽子措施。
实施产业集聚区集中供热工程,具有一定规模用热需求的产业集聚区2017年全部实现集中供热;2017年,基本淘汰黄标车,禁止使用排放不达标的非道路移动机械。
到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要达到62%以上,也就是说,每年220天以上空气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对城市区内钢铁冶炼、建材、造纸等行业污染较重的企业,逐步有序搬迁改造或依法关闭。2019年省辖市、省直管县、县级市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县城基本完成黑臭水体整治任务。
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方面,河南省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摸清土壤污染底数,建立土壤环境监测体系和预警网络。
强化城镇生活污染综合整治,到2020年,全省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率均达到95%以上;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由4个箱体组成的智能垃圾分类箱
垃圾回收
餐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0%以上
《方案》明确,河南省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到2020年,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以上,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0%以上;80%以上省级产业集聚区完成循环化改造;主要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
同时,推进废旧商品回收利用。支持再生资源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化逆向物流网点布局,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回收网络,推广“互联网+”回收新模式。到2020年,全省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75%以上。
监督考核
节能减排不达标 “一票否决”
如何督促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落实节能减排的各项指标,《方案》提出,要明确全省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和重点用能单位。对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的地方,按照省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有关规定执行。将主要节能减排指标纳入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体系。
建立健全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和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实时监测,实施企业污染物排放自行监测和环境信息公开。加大对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污染源的执法检查力度,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公开通报或挂牌督办,对行政不作为等行为,严肃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负责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