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态 独家新闻 国外动态 市场分析 企业新闻 技术资讯 政策法规 主题站
热点聚焦|全国人大代表陈锦石:完善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管理体系
发布时间:2020-05-27   浏览次数:

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存在各地评价标准口径不一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建议:“可充分借鉴发达国家NPC技术体系,在降低成本、施工便捷、安全等领域加大研发,不断完善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管理体系,推动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更好发展。”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产业化工人队伍建设

陈锦石指出,目前虽然对劳务分包企业的基本资质有要求,但对劳务分包企业的管理、考核和评价未进行系统的制度设计。在劳务分包企业的运行过程中,缺乏系统而明确的跟踪管理措施,很难对劳务分包企业资质、队伍素质进行严格监督和准确审查,导致劳务分包企业拼凑业绩、网罗人员便能办到资质。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都处于劳动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中,但自2018年起,中国就业人口进入负增长阶段,而随着教育普及度的提高,选择以建筑工人就业的人员更加短缺,劳务价格逐年快速攀升。

而建筑业都是人随项目走,人员流动性大,培训的对象不确定、责任主体也难以明确,对劳务人员上岗素质更难以把握。加上农村务工人员,几乎是丢了镰刀便拿瓦刀,纪律性较差,自由散漫,与建筑产业所需的素质存在很大的差距。

此外,劳务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也缺乏统一、专业的培训机制,导致劳务人员的任职资格缺乏明确的标准,企业在招工时缺乏参照标准进行招工与定价。

陈锦石指出,由于建筑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普遍存在劳务公司不与劳务工人签订劳动合同,更不用说劳务企业给劳务工人办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保险。农民工因缺乏归属感和社会保障,不仅不利于企业和社会的稳定,也很难形成稳定的建筑业产业队伍。

基于此,陈锦石建议,进一步加强各行各业各类技校建设,建筑工人必须通过技校毕业、职业资格认证后上岗,培养高技术水平产业工人,适应不断升级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需要;建立建筑劳务行业协会,牵头产业工人培训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建设;深化劳务用工制度改革,做实专业化实体化劳务公司,强化对劳务专业企业的改革与扶持。

推动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

目前,预制装配式建筑有了显著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预制装配式建筑各地评价标准口径不一,预制装配式深化设计人员执业资格认证制度缺失,推广使用竖向预制结构构件的进展十分缓慢,推广使用的轻质隔墙板技术还需不断完善和改进。

对此,陈锦石建议,充分借鉴发达国家NPC技术体系,在降低成本、施工便捷、安全等领域加大研发,不断完善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管理体系,推动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更好发展。

在具体做法上,陈锦石指出,一方面,加快落实预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并且完善评价标准的条文解读。组织行业从业人员统一宣贯和培训。各地预制装配式建筑评定专家需经住建部统一培训、认证,并取得认证资格。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人员从结构设计、构件加工、构件运输、构件吊装等维度进行资格认证,必须持证上岗。

另一方面,各主管部门联合企业做好培训和推广工作,制定完整的施工工艺技术规范和质量监督体系,形成完善的规范标准。预制装配式建筑优先采用EPC总承包,从设计-采购-施工全方位把控产品质量,真正实现全过程、全专业综合高效管理,实现装配式建筑全面稳步健康发展。继续加大对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消除目前存在的质量通病问题。完善国内现有图集和施工操作手册,增加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措施。

支持环保与节能产业发展

此外,陈锦石指出,目前中国污染防治压力仍然较大。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尚未根本改变。城市污水管网不配套,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农业农村污染防治、自然生态和海洋生态环境监管基础薄弱,生态环境治理投入不足和渠道单一等问题突出。此外,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定力不足。

对此,陈锦石建议,理性发展新能源行业,对于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的产业(如光伏产业),继续实行税收减免、补贴等支持政策,且保证补贴政策的持续性,补贴退坡要提前制定计划,不能搞紧急刹车;出台一系列促进和保护新能源事业发展的法规与政策,进一步提高新能源应用比重。对高能耗行业,参照汽车行业,设立强制碳积分管理与交易机制,用市场化手段来支持新能源事业发展;加大鼓励并推广循环经济应用,减少资源浪费。可以对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应用领域给予政策支持;在消费应用端加大环保与节能产品的使用,在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也能作为下阶段经济刺激的一部分。

【转载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果原文没有版权声明,我们将按照目前互联网开放的原则,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况下转载文章。如果转载行为不符合作者的版权声明或者作者不同意转载,请来信告知:bjb@fiberglass365.com。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有关文章时,务必尊重原作者的著作权,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绝热节能网
 关键词:
免责申明 网员服务 广告服务 站内导航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www.chinajrjn.com 苏ICP备0901666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