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态 独家新闻 国外动态 市场分析 企业新闻 技术资讯 政策法规 主题站
2020,这六个省将迎来超低能耗建筑、装配式建筑大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06   浏览次数:

黑龙江省

2020年全省建设标准和科技工作要点(摘要)

一、深入推动建筑能效提升

(一)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大对新发布的《黑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3/1270-2019)宣贯执行力度,力争每个市地至少开展一次标准宣贯会,促进新标准贯彻实施。组织修订我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积极推进新建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加强新建建筑节能管理,抓住建筑节能专项设计、节能计算书、保温材料变更及审查、相关节能材料进场检测、节能公示、商品房合同书等关键环节,推动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现行节能标准,确保全省建筑节能标准设计执行率和施工执行率达到100%。积极拓展超低能耗建筑试点示范建设,推广低能耗建筑技术综合应用示范项目

(二)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各地要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和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项目,统筹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全省年度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力争超过1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力争超过10万平方米。各市地要分别制定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年度计划目标,力争年度完成改造面积不低于全省年度目标的20%,鼓励积极扩大改造面积。

二、稳步发展装配式建筑

全面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地要结合当地产业基础,明确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出台支持政策,不断释放项目需求,研究制定强制推行预制楼梯、叠合楼板等成熟的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相关措施。

全省较大地市及有装配式建筑基地的城市要以当地政府名义出台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文件,制定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和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激励措施,逐步扩大强制实施装配式建筑范围。

拓展培育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提高基地覆盖率,发挥产业支撑作用。开展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研究工作,提升技术体系的规范化和适用性,促进企业提档升级。宣传推广成熟技术体系,适应装配式建筑生产标准化和建设规模化的要求。全年力争推广装配式建筑不少于30万平方米哈尔滨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按照《哈尔滨市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完成年度任务。齐牡佳大等有条件的市地,力争年度推广装配建筑面积超过全省年度目标的20%

重庆市

2020年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要点(摘要)

一、着力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

落实《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以城镇建筑作为创建对象,着力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

一是提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在保持全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基础上,推动全市范围内城镇新建居住建筑执行65%节能标准,鼓励主城区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执行更高节能标准,积极培育条件适宜的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示范项目

二是扩大绿色建筑标准执行范围,强化新建绿色建筑闭合监管,实现主城区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和远郊区县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全覆盖,确保2020年底竣工阶段城镇新建建筑占绿色建筑比重不低于50%。

三是提高绿色建筑星级水平,推动星级绿色建筑项目、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全面执行新版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重庆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评价管理办法》,改进评价标识管理,完善绿色建筑网上评价系统,加强对评价质量和标识项目实施情况的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对绿色建筑评价机构工作质量的定期抽查评估制度,推动全市政府投资的新建公共建筑、社会投资建筑面积2万㎡及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执行二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标准,建设一批引领性、标志性绿色建筑。

广西壮族自治区

2020年建筑节能与建设科技工作要点(摘要)

一、加强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发展

(一)筹备建立广西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加强人才信息建设,完善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专家委员会和专家库,编制《广西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四五”规划》。抓好重点领域及关键技术研发,重点开展木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标准制定,助推广西木材生产企业打造完整产业链。开展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和技术集成创新,推广绿色建造方式。制定和发布广西建设领域技术、工艺、材料、设备和产品推广、限制与禁止使用目录,召开建设科技成果供需对接会,促进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宁夏回族自治区

2020年全区住房城乡建设工作要点(摘要)

一、加快建筑产业转型

推行绿色建造方式。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设计阶段绿色建筑标准执行率达到60%以上,探索将绿色建筑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完善装配式建筑技术和标准体系,培育创建1—2个自治区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完成2—3项全装修住宅示范项目

启动《宁夏居住建筑75%节能标准》《宁夏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宁夏绿色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等地方标准编制。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发布1—2批绿色建材产品目录。深化造价市场改革,开展工程过程结算试点,实施《宁夏建设工程计价依据(2019年)》。

青海省

2020年青海省建筑业工作要点(摘要)

一、推动建筑业转型发展

(一)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指导西宁、海东市出台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具体政策,加大对青南地区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力度,组织编制《青海省轻钢结构住宅技术导则》,结合农房抗震改造试点,加大对农牧区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力度,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浙江省

2020年全省建筑工业化工作要点(摘要)

一、持续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

(一)推动项目建设落地。严格按《绿色建筑专项规划》要求,加强建筑工业化等控制性指标的源头管理及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过程监管。加强考核督查,全面执行《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修订《浙江省建筑工业化工作考核办法》,推动项目建设落实落地,确保全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达到30%以上目标保质保量完成。

(二)提升装配式建造水平。推进装配式建筑与绿色施工、数字建造深度融合,加大BIM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鼓励装配式建筑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整合工程建设所需的投资咨询、招标代理、勘察、设计、监理、造价、项目管理等,大力推广全过程工程咨询。编制《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等标准,发布一批成熟的装配式建造技术以及工艺工法。鼓励施工单位结合装配式建筑特点,研究适合装配式建造的施工组织方案,不断提升装配式建筑建造水平。

二、大力发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

(一)加快试点推进。按照《浙江省推进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全面推进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工作。试点地区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按照试点方案明确的试点目标和任务,重点推进钢结构装配式住宅项目建设落实落地。至2020年底,杭州、宁波、绍兴市新开工建设钢结构装配式住宅面积分别达70万平方米、50万平方米和40万平方米以上。

(二)强化技术支撑。补充和调整全省建筑工业化专家委员会。开展《浙江加快推进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研究》课题研究,完成《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三板体系应用技术研究》。集中力量攻克防火防腐、隔声防水、节点连接等核心技术,编制完成《石材面板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装配式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以及《蒸压加气混凝土轻质条板内隔墙施工工法》、《可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组合楼板应用技术》等技术规程和工法,完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通用标准和技术体系

(三)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上下游联动。加快钢结构企业智能制造升级换代,大力开展“机器换人”,推动钢结构生产线技术升级、制造模式创新。加强生产能力建设,优化生产力布局,积极推进钢结构产业化基地建设。引导配套部品生产企业开发适宜钢结构住宅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的技术和产品。推进结构保温装修一体化、全装修与整体厨卫一体化等成套技术应用。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造价研究,完善计价依据。

三、稳步推进住宅全装修

(一)落实地方主体责任。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分区域、分类别实施住宅全装修。在公共租赁用房等政府投资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引导实施住宅全装修;逐步提高商品住宅全装修覆盖率,实现“一城一策”。推广应用装配式、集成化装修,实施主体结构和装修工程的全系统装配化,推动装配式主体和装配式装修的深度融合

(二)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制定《住宅全装修设计规范》,修订《全装修住宅室内装饰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不断完善2018版《浙江省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同时,在装修设计、施工许可、质量验收等制度体系上加强商品住宅的质量把控。

四、加强基础保障

(一)开展产业工人培育。加强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支持行业协会及培训基地接受社会委托开展技能培训,强化产业工人培育。开展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组织装配式施工、构件生产企业参加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

(二)强化示范建设。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支持优秀项目申报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科技示范工程,加强示范工程的宣传推介和交流工作。修订《浙江省建筑工业化示范城市、企业、基地和项目认定办法(试行)》,开展第二批建筑工业化省级示范认定,以示范建设推动建筑工业化健康有序发展。

(三)加大宣传推广。加大装配式建筑宣传力度,采用传统媒介、新媒体传播以及博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组织开展装配式建筑和住宅全装修项目观摩会,加大示范项目和龙头企业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发展装配式建筑和住宅全装修的关注度、认知度、认同度。

【转载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果原文没有版权声明,我们将按照目前互联网开放的原则,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况下转载文章。如果转载行为不符合作者的版权声明或者作者不同意转载,请来信告知:bjb@fiberglass365.com。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有关文章时,务必尊重原作者的著作权,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绝热节能网
 关键词:
免责申明 网员服务 广告服务 站内导航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www.chinajrjn.com 苏ICP备0901666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