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作为我国发展住宅产业化、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主要落实措施,已成为近年来行业发展的热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与各类房屋的巨大建设量,也为预制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2015~2016年度是我国房地产和建筑业发展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之年,也是全行业聚焦新型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元年。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环境保护政策引领下,我国建筑业开始艰难的迈向绿色建筑及其工业化的突围发展之路。
2016年5月21日,第六届中国(国际)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在济南隆重召开。论坛以"发展装配式建筑 推动建筑工业化"为主题。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山东万斯达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平安建筑工业化科技有限公司为承办单位。
"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是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组织的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已先后于2011年~2015年成功举办五届,并已成为国内外知名技术交流品牌,为行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从第五届的厦门论坛开始,"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逐渐面向国际,力争打造贯通国内外的预制混凝土技术与产品交流活动平台。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副会长、北京榆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玉雷,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曾庆东,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节能科技处处长刘春藏,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建筑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卢宝树,山东万斯达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副秘书长沈冰,CCPA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理事长蒋勤俭、秘书长王晓锋、副秘书长王劭婷、赵勇、祝磊、孟宪宏、高志强等协会、分会领导、山东下属各市住建局相关科室领导、行业专家、企业家出席本次大会。大会邀请行业领导、国内外专家、企业家研讨我国预制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趋势、交流国内外预制混凝土生产和施工的经验同时完成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换届工作。上午的会议分别由分会秘书长王晓锋和副秘书长赵勇主持。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曾庆东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主要由基础建设和房屋建筑拉动的产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我国预制混凝土构件产业经历了几次起起伏伏。今天,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目标。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有关发展水泥制品的描述是要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水泥制品,推进叠合楼板、内外墙板、楼梯阳台、厨卫装饰等构配件工厂化生产。《意见》的发布对促进预制混凝土构件产业健康发展意义十分重大。CCPA近期参加的住建部有关司局召开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相关会议,有关于进一步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在制定中,其中对装配式建筑中的建材绿色建材的选用,将会提出低碳、绿色、可循环的更高的要求,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深刻变革。
随着建筑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工厂化制造的预制构件将会体现出更多的质量优势和环保优势,让用户了解行业产品,了解行业在技术、装备、施工中的创新,增强使用者的信心。让行业技术人员通过论坛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分享经验,是协会坚持主办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的初衷,力争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把论坛做成在我国预制混凝土设计、生产和施工方面一个优秀的平台,借以推动我国混凝土预制事业的健康发展。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节能科技处处长刘春藏在致辞中表示,今天,国内外同仁共聚一堂,研讨预制混凝土技术,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这是一次难得的盛会。从去年国家中央政治工作会议以来,装配式建筑作为国家一项重大决策,陈政高部长在全国建设会议上更是把装配式作为一项重大突破,明确提出用10年左右时间达到30%的目标,而对山东省的目标是用5年左右时间达到。由于山东具有一定的产业化基础,从小区试点开始,济南市是全国第一批小区试点,山东省也是第一个通过地方发挥当中写入产业化概念,也是全国第三个住宅产业化试点城市,山东又有全国最多的地级市,具有产业化机构。因而,从2015年开始,山东省财政厅与建设厅联合发文,给装配式建筑企业进行补贴,大力支持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
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建筑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卢宝树致辞,卢宝树介绍到济南作为全国第三个住宅产业化试点城市在推广装配式建筑,开展预制混凝土构件方面做了较多的工作,特别是在政策制定、项目推广、园区基地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有效、有针对性的工作。今年济南市装配式建筑将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不低于30%,由去年的25增加到30%。截止目前,经核实,济南装配式建筑项目已经达到700万平方米。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建筑产业化领导组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先后培育了两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10个省建筑产业化示范基地,40个市级产业化基地,有省市示范、试点项目15个,达到了80万平方米。经过测算,济南市部品、部件年生产能力达到180万立方米,可满足600万建筑面积的装配式项目的需求。同时,在人才培养、装备制造、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引领了企业进行创新升级。
山东万斯达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在致辞中讲到,本次会议选择在济南召开,定会对山东的预制装配式行业起到深远的影响和极大的促进作用。张波代表本次会议承办单位和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联盟对全体参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张波对我国建筑产业化行业的感受是,三年前可以说是"曙光乍现",今天则可以说是"霞光满天"。建筑产业化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行业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在迅速发展。CCPA将来一定会向国际潮流迈进,最终达到团结、互助、创新、共赢。
"中央政府发布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的政策要求。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也明确城镇化领域重点支持"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的科研开发工作。国家、行业及地方主管部门积极推动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以上海、北京、深圳、济南、成都、沈阳、武汉、合肥、厦门、重庆、西安等城市为代表,从试点示范工程入手,稳步推进装配式技术的本地化发展。以中建为代表的大型建筑设计和施工企业强势进入装配式建筑领域,布局北京、天津、上海、武汉、成都、郑州、厦门等核心城市,推进装配式建筑一体化融资建造模式。装配式建筑成为房地产和建筑业的发展热点,全国范围的研究、设计、生产、施工等单位都陆续进入该领域,2016年PC行业的竞争已拉开序幕。"
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院长蒋勤俭在中国(2015-2016)预制混凝土行业年度报告中讲到。蒋勤俭围绕PC区域发展概况、产业政策导向、技术标准支撑、企业运行状况、PC市场开发、PC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对策和建议等几大方面进行介绍。
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的呼声越来越高,全国各地推广预制技术的热度还在不断增加,从各地反馈的产业化试点示范工程和工厂运营的信息来看,实施过程存在问题很多,实际效果很差,严重影响未来预制混凝土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的进程。对于PC未来发展,蒋勤俭提出:可以从现场向工厂转变、从预拌向预制转变、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从强度向性能转变、从专业向集成转变这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从微观层面看,对于预制混凝土行业的发展,蒋勤俭提出三点基于:一、基于区域长期发展战略的本土化平台建设。以所在区域的开发、设计、生产、施工单位为主体,搭建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平台,不断开发PC新技术和新产品,循序渐进的推动预制混凝土技术发展和工程应用;二、基于高品质建筑的精益建造发展目标。必须彻底改变我国预制行业的传统发展方式(质量低劣、产品单一、低价竞争),重视质量和服务,走高性价比和提供增值服务的持续发展之路。三、基于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预制混凝土相关产业链企业必须植入互联网和信息化发展基因,依靠工业化和信息化手段进行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最后,蒋勤俭提出中国预制混凝土发展之路应是务实、合作、创新、多元。
"当前,我国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存在抗震要求高、独立自主的标准规范体系、劳动力成本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水平与管理国际先进、技术、产业发展与快速的建设需求存在矛盾、行业管理机制、管理水平与发展规模不符等问题。"CCPA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秘书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标准处副处长王晓锋在《预制混凝土结构发展与标准规范体制改革》主题报告中讲到。王晓锋介绍了装配混凝土结构发展、有关标准工作、标准规范体制改革与展望。
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王晓锋总结到:"等同现浇"的设计与建造方式,便于在行业原有模式下推广,鲜有结构体系上的突破;经济性等同或优于普通现浇结构难度很大;关键产品(如三明治墙板连接件、结构密封胶、预埋吊件)的研究与标准规范仍需加强。
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离不开标准规范体系,近年来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的发展离不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等标准的支撑。以标准规范研发与编制为依托,建立了建筑工业化标准化团队,集合了行业内优势单位。在新的标准化工作形势下,标准规范领域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领域标准工作,王晓锋展望,标准化工作要采用新的工作方式,以建立建筑工业化全过程、主要产业链标准体系为基础,研制关键标准,在重要关键规范方面取得突破,并补充产品、方法等配套标准,力争尽早解决标准领域的制约瓶颈问题,促进行业快速发展;在具体工作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标准等公益性基础标准存在编制统一的国家、行业推荐性标准或全文强制标准的可能,其他各具体领域大部分将通过编制团体标准予以解决等。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黄小坤研究员介绍"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研究与应用。黄小坤从概述、研究进展、技术标准、工程应用、问题与展望几个方面展开介绍。黄小坤表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关键技术问题是:水平缝、竖向缝的钢筋连接技术;新旧混凝土接合面的一致性和抗剪性能;新型配筋技术;新型节点;钢筋锚固技术;结构分析及设计方法;信息化技术(BIM)集成应用。近10年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要围绕框架结构:包括预应力框架结构、外墙挂板;剪力墙结构:承重墙、外挂墙板、建筑隔墙;框架-剪力墙结构来进行研究。
黄小坤还列举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究计划2016年优先启动项目--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中涉及的主要内容。其中,产业化示范应用(2016申报指南中有6个项目)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工业化建筑技术基础理论、工业化建筑设计关键技术、建筑工业化技术标准体系与标准化关键技术、装配式混凝土工业化建筑高效施工关键技术与示范、工业化建筑检测与评价关键技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产业化关键技术。
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主要是住宅建筑的剪力墙结构,预制剪力墙的竖向钢筋可以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和套筒挤压连接,这两种连接都属于机械连接。套筒灌浆连接已经在工程中有一定的应用,套筒挤压连接已用于试点工程。清华大学钱稼茹教授带来钢筋机械连接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研究新进展。钱稼茹主要介绍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和钢筋套筒挤压连接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研究新进展,包括:1个3层足尺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模型抗震性能试验,4片钢筋套筒挤压连接的预制剪力墙试件抗震性能试验。
通过实验,钱稼茹得出结论: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施工方便,连接质量容易检查;钢筋套筒挤压连接的预制构件可按现浇构件计算、设计;钢筋套筒挤压搭接连接可作为预制构件小直径钢筋连接的一种方法。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框架结构关键技术研究"
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筑工业化研究中心主任田春雨分享了新型装配式建筑混凝土框架结构关键技术研究的一些情况,他通过大量的实验图表、数据、图片来分享其采用新型配筋技术的梁、柱、节点、框架的受力性能研究。通过研究可以看出采用新型配筋技术是可行的,可采用基于现浇的设计理论或略作修正,进行结构设计。可明显的实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的效果。下一步将继续细化研究,形成完善的设计方法。
田春雨对于在梁构件方面的研究总结到:配置组合封闭箍的预制拼装叠合梁弯、剪性能与配置封闭箍的梁基本一致;受扭时,宜采用封闭箍筋或者B型组合封闭箍;承载力计算方法与采用封闭箍筋的梁一致。下一步研究方向将是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性能方面。
21日下午论坛由CCPA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副秘书长祝磊和孟宪宏主持。
因历史和其他各种原因,地下大型管道和综合管廊主要还是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建造,《装配化建筑》工法施工地下综合管廊所占比例尚少。如何使预制混凝土涵管能在地下综合管廊中得到应用,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曹生龙分享了应用《装配式建筑》工法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关键技术。曹生龙围绕常用地下综合管廊预制混凝土涵管的类型、地下综合管廊用预制混凝土涵管管型比选;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如何改进生产方式、运输、吊装及安装方法,减少运输、吊装、安装费用;研制现场管道渗漏检测机具;预制混凝土涵管的接口形式等方面关键技术来介绍。
最后,曹生龙表示,希望CCPA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及会员单位,"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支持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管道预构件产品,提高预制装配化率。"推进预制混凝土涵管在地下综合管廊中的应用,使我国地下综合管廊设计、建设、运行等水平迈向世界前列。
预制混凝土的应用在芬兰已经有70年的历史了。其成本、产能、施工时间短的优势使其成为最成功的施工技术。其成功源于应用于混凝土结构的BES系统(于1968~1970年开发)。BES系统是预制混凝土行业基础体系,包含了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定义、应用指南、结构尺寸。来自芬兰SWECO Finland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执行官、首席顾问Jyri Nieminen分享了芬兰预制混凝土在可持续建筑中的应用情况。Jyri Nieminen用了大量的图文实例来说明芬兰预制混凝土的创新、用预制系统建造的零能耗建筑物、可建造性能优化的经济适用房,及预制混凝土在中国可持续性参数等方面内容。Jyri Nieminen还介绍了他们建设的所有项目均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进行设计。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Jyri Nieminen认为,预制产品的竞争力体现在其可持续性。受益于其较快的施工速度、节约材料、内部空间的适用性和可变性、生产条件的可控性、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工业化生产提高了产品的精度,使用寿命长,降低维护成本;预制混凝土产品的竞争力还体现在节能这一指标上。在芬兰,首个零能耗公寓就采用了预制技术。结构体系成本是项目总成本、投资回收期、生命周期成本的重要影响因子。
预制混凝土技术过去二十多年在香港地区的工程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主要原因包括原材料资源及劳动力资源缺乏等客观原因。施工现场条件限制,日益收紧的环境保护要求和不断提高的建筑工程质量要求也成为预制混凝土技术应用的推动力。先进国家的技术和经验为香港地区预制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借鉴(PCI 2004,2007)。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屋宇署制定的预制混凝土规范,则为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和准则(Buildings Department 2003, 2016)。香港理工大学资深专家林力结合红磡绕道预应力高架桥、MTR东铁落马洲支线高架桥、东青衣高架桥等项目的图文实例介绍了预制混凝土技术在香港地区的工程应用情况。他介绍到,香港地区土木基本建设工程中大量采用的预制混凝土产品应主要有以下几类:短线法匹配预制的预应力混凝土桥节段箱梁,用于采用隧道掘进机(TBM)施工技术的隧道(包括铁路公路隧道和大型排水管道)的混凝土内衬管片,用于填海工程或港口码头建设项目的预制混凝土沉箱或其他大型海工混凝土预制构件。他针对这几类产品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讲解。
林力总结到:预制混凝土技术过去二十多年来广泛应用于香港地区的土木基本建设和房屋建筑工程。可以预见,预制混凝土专业承包商在基本建设和房屋建筑项目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也面临越来越大的技术挑战。预制混凝土专业队伍在设计阶段的早期参与,以及在施工阶段与各方的密切配合,是项目成功的关键。预制混凝土行业的前途在于技术的进步。 这包括预制混凝土结构,构件及结点设计理念的进步;混凝土材料的进步;以及制造施工安装技术的进步。
美国现代预制业经过近一世纪的发展在安全,技术及质量上已成为一个成熟的工业。而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是各生产厂家,专业顾问公司及大学的相关科系在美国预制-预应力协会(PCI)的长期领导下的成果。在PCI领下,美国预制业已成功发展出一套完整且有预制特性的设计及施工方法。不受到现浇混凝土结构设计理念的束缚,将预制产品的特性完全发挥出来。在市场上能以质量及造价上平衡的与其他建筑材料自由竞争。美国PCI资深会员(美国SP机械公司)宗德林介绍美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经验在中国的应用。美国预制业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优点,因此宗德林用图文方式介绍干性连接及剪力墙绞接梁柱系统的使用,这二点是国内较少运用但是走出"等同现浇"限制的关键之一。他还介绍了剪力墙-梁柱结构系统、干连接在中国的应用、对比了预应力装配体系与非预应力装配体系。
近年来,在国家和各地政府建筑工业化政策支持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的施工技术研究和应用有了新进展。目前国内较为成熟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中,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采用较多,已在国内很多地区得到了推广应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应用相对较少。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由预制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通过可靠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框架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干式连接节点"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等。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施工效率高、现场湿作业少、用工量少、绿色环保节能等优势。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李晨光介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安装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李晨光围绕装配式框架结构施工安装组织及准备和关键技术、装配式框架结构相关施工工法、工程应用案例几方面进行介绍。
李晨光指出,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标准层施工安装主要流程为:施工准备→预制柱安装→预制梁安装→梁柱节点后浇区模板支设→叠合板安装→预制楼梯安装→预制阳台安装→后浇混凝土施工→预制外挂墙板安装。还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工法、装配式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工法、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工法。
最后,李晨光总结到,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适用于大跨度、大开间工业建筑、写字楼、住宅及停车库等,随着建筑工业化技术日益成熟,此类结构的应用可带来显著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近十年来钢结构建筑风行国内,采用的外墙围护几乎都是金属玻璃幕墙,仅极其非常少数搭配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PC外墙),金属玻璃幕墙是非常耗能及产生大量碳排放外,若搭以改良之节能型金属玻璃幕墙,造价又高幅上升,实不符国内大力要求绿色节能的前景。润铸建筑工程(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詹耀裕介绍适用于钢结构建筑的PC外墙期待替代一些之金属玻璃幕墙,达到节能减碳的目的,并给国内的钢结构的外墙建筑设计多样化。
詹耀裕通过用实例图片来介绍钢结构搭配之玻璃幕墙和钢结构搭配预制外墙幕墙,并分析了预制外墙应用于钢结构及优缺点、比较金属玻璃幕墙与预制外墙板、简述了预制外墙板的适用性这几个方面来介绍《适用于钢结构大楼之PC外墙工艺》主题报告。
詹耀裕总结到,预制外墙可广泛适用于高层钢结构建筑;可搭配金属玻璃幕墙使用,丰富外观;能够加速外墙施工进度,可无脚手架施工;预制夹芯保温外墙可降低耗能;预制夹芯保温外墙可提升防火性能;成本较低。
22日,论坛现场火爆依旧,由CCPA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副秘书长高志强主持。美国PCI资深会员Kim Seeber、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伟兴、山东万斯达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继续带来国内外行业最先进的技术、研发成果、实践经验。
如何正确在有限的时间内建设一个有吸引力的,质量好的,高效节能并且经济的PC建筑,同时为PC公司实现合理的利润。美国PCI资深会员Kim Seeber分享了他是如何降低PC成本,增加利润和提高建筑经济性和性能的。Kim Seeber用实际案例介绍了一个PC项目需要经历的全部过程。
Kim Seeber表示,在美国,预制构件成本由数量多少决定,所以美国会尽可能使用单体较大的预制构件。为了能够制出单体面积更大的预制构件,必须进行一些设计与制造方面的实践。如:加长混凝土预制构件容易开裂,因此可能须使用预应力/先张拉方法来保持构件的质量;必须使用更大的铸模;必须在工厂和施工现场使用更大更有抓力的吊车;以及很多创新的产品存放及运输方法。
如何用更多的方式来省钱?首先:学会正确的制造技术。其次:培训员工!。Kim Seeber强调:质量控制节省更多的钱比它的成本。还有不要让项目之前有空隙,要紧密安排一个项目到下一个之间需要有重叠;合理存放预制构件,避免损坏;有竞争力的初始成本加上降低的生命周期成本等于当下省钱,未来会更省钱。
"预制装配式办公综合楼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地上5层,建筑总高度22.1m,主要建筑功能为办公、展示及厂区配套服务用房,各层层高分别为:底层层高5.0m,二~五层均4.2m 大楼整体立面采用玻璃幕墙+外挂PC墙板。"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伟兴分享预制装配式办公综合楼项目全过程设计实践。李伟兴围绕从办公综合楼设计项目概况、建筑设计介绍、 预制结构设计、 连接节点设计几大方面来介绍。该项目概况:结构体系为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预制范围为预制外挂墙板、预制柱、预制叠合梁、预制预应力空心板叠合楼板(局部钢筋桁架叠合板)、预制楼梯、预制清水混凝土内墙、NALC加气混凝土轻质条板、预制女儿墙等;单体建筑预制率在75%左右。
李伟兴表示,柱网尺寸是装配式框架建筑标准化设计的关键,标准化柱网基本决定了预制叠合梁和叠合板的布置方式和种类数量;平面布局采用了6.9m×6.9m的标准化柱网尺寸,奠定了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基本模数。标准化柱网使得楼板跨度和开间种类不超过3种,预制柱、梁、板的种类大大减少。在总体造型设计方面要考虑到整体的PC化装配式建筑的特点,进一步调整建筑形体和柱网开间规则化,减少异形的形体,采用标准化柱网框架模数梁、柱、楼板都在一个模数系统,有利于整体PC化快速建造,同时降低成本。
山东万斯达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从事建筑产业化领域装配式建筑体系研究、产品开发、制造、施工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公司结合实践不断创新,逐渐完善了装配式建筑主体所需的主要结构部品,形成PK快装结构体系,并通过子公司山东万斯达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开展建筑工程施工业务,是国内少数几家集技术咨询、研发设计、产品制造、工程安装、售后服务等为一体的建筑产业现代化企业。山东万斯达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分享了万斯达的装配式建筑实践。张波用了大量的图片来介绍了万斯达的研发设计团队、取得的科研成果、制造施工能力、装配式建筑产品及部品、PK快装结构体系。
万斯达研发的PK砖与传统砌块相比有以下优点:采用干砌法,节省砌筑砂浆80%;节省人工60%;砖面平整,减少墙面抹灰40%提高功效两倍;PK砖的材质和墙面抹灰材质相同,可有效减少由于膨胀系数不一样而引起的墙面裂缝和脱落;砌墙时可以与穿管同时施工,减少墙面剔槽补灰;如采用粉碎建筑垃圾做骨料,可大量消耗建筑垃圾,从而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论坛期间,来自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珠海汇高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同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进行了新产品发布。
"随着我国广大农村和乡镇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村镇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日益强烈,市场需求逐步扩大,前景广阔;响应政府号召,把建筑工业化生产与施工装配技术应用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改善广大村镇居民居住环境,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刘大胜做《预制-梦想家园 中国新型城镇化预制混凝土(PC)工业化住宅体系》主题发布报告中总结到。刘大胜提出,中国未来乡村住宅特点是工业化·本土化·多样化。刘大胜从研究、设计、预制、装配四大方面对工业化住宅用地方案研究、产品系列功能定位分析、设计研究、投资建设、工厂规划、生产线配置、装配化的基本施工等方面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刘大胜总结到:针对华中地区村镇三代居的客群需求,量身定制了"可生长"梦想住宅系列,工程预制率75%,造价1000-1200元/平方米,生产周期一天一栋,装配建造周期30天,实现了高质量、高速度、低成本的建设目标。
珠海汇高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吉同胜做《仕高玛行星搅拌机.......预制混凝土首选》主题发布。吉同胜首先用视频演示介绍了仕高玛公司及其产品。珠海仕高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由意大利SICOMA公司、志豪(中国)有限公司和西北工业集团共同投资兴建,主要从事高品质搅拌机械设备的研发、生产、营销与服务的中外合资企业。吉同胜就厂房园景智能化混凝土配料控制系统等产品、服务网点、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建筑产业化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好建筑工程项目中预制装配式结构构件的设计、制造、安装过程之间的关系。BIM技术已越发成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与研发。建筑工业化BIM的框架下,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利用物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对预制混凝土PC构件的信息进行3D管理。上海同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宣景伟做《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智构3D管理系统》主题发布。宣景伟通过图片解说了改变数据的显示模式、虚拟现实的方法管理信息、3D系统中信息的显示模式。转换已有BIM模型可通过转换软件将BIM模型传递,共享企业数据库增加中间件联接,保留企业原数据库的运行模式;可嵌入企业(智构)数据管理,可定制嵌入企业的管理平台,没有中间件联接,直接链接数据库,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采用PCa(预制混凝土板)的工业住宅发展迅速。因为采用的是板间结构,板与板之间的接缝会增加,各种建筑的防水接缝越来越多,合适的选择密封材料尤显重要。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监韩亚旗做《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专用密封胶介绍》主题发布。韩亚旗介绍到,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个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硅酮胶生产企业,拥有4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密封胶发明专利。韩亚旗主要围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及其发展趋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对密封胶的需求、为什么选用白云胶、白云系列装配式建筑密封解决方案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韩亚旗表示,装配式建筑接缝防水,应疏堵相结合,一般采用构造防水、材料防水和现浇封堵防水相结合的措施。密封胶的深度与密封胶的宽度有关。密封胶的宽度与深度的比例一般为2:1,最小不能低于1:1。密封胶关键性能主要看粘结性、耐候性、模量、抗位移性、污染性。
白云装配式建筑密封解决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流程如下:准备工具--确认接缝--清扫施工面--填入衬垫材料--贴美纹纸--底涂处理--填充密封胶--修饰接缝--后处理。
本次论坛在圆满详和的气氛下落下帷幕。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本次论坛紧密结合国内外预制混凝土最新发展形势及技术,来自美国、荷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不仅报告精彩,还发表了真知灼见,共同为促进中国(国际)预制混凝土技术建言献策。
会后,主办单位组织参观山东万斯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及相关装配式建筑,山东平安建筑工业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及住宅产业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