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态 独家新闻 国外动态 市场分析 企业新闻 技术资讯 政策法规 主题站
中国国际标准化现状及发展形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08   浏览次数:

1 国际标准化背景分析

1.1 主要国际标准化组织分析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ITU(国际电信联盟)是全球公认的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和IEC 制定了85%的国际标准,其余15%则由ITU、WHO(世界卫生组织)、ICAO(国际民航组织)、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几十个国际机构制定。各大国际标准化组织均依托成员国平等合作运行,原则上没有特权国。但一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参与度、影响力,是其综合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体现,在特定情况下,标准话语权可以表现为个别国家对行业全球技术产品走向的强大控制力。

1.2 主要国家国际标准化战略分析

美国统筹部署国内和国际,全方位展开美国标准化活动,积极推行“标准国际化战略”。2020年版《美国标准化战略》[1],直接表明要推广美国标准,并进一步细化了美国标准的全球推广措施,专门要求“标准制定者要继续实施一致的程序来验证有关翻译,并促进标准在全球的快速传播。”

德国作为出口型经济大国,为提高产品和技术在全球市场竞争力,启动“标准化研究2030”[2],鼓励本国企业、标准化机构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使德国标准在全球范围得到认可和应用;将国内80%资源投入欧洲标准和国际标准,只有20%投入本国急需的国家标准工作上,使德国的标准始终保持在国际先进水平。

日本提出《标准化官民战略》,核心举措包括提高标准制定过程中利益相关方的参与程度,提升技术标准市场适用性和透明度;积极参与ISO、IEC 国际标准审议,承担更多的秘书处工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审议,培养熟悉国际标准制订规则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和标准化专家。在制定涉及日本利益的国际标准时充分反映日本的诉求和意见,标准化战略聚焦于日本优势产业及国际空白领域。

1.3 中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参与情况

目前我国加入了21 个认证认可国际组织,对外签署多边互认协议13 份、双边合作互认协议117 份。中国是ISO 创始成员国,担任72 个TC/SC秘书处,占总数的9.5%,并在733 个TC/SC 中作为P 成员参与标准化活动,共有142 名专家担任工作组召集人;是IEC 的89 个技术委员会和107个分委员会的P 成员以及IEC 理事局、执委会和合格评定局的成员,担任了10 个TC/SC 的秘书处工作,约占总数的5%,并在180 个TC/SC 中作为P 成员参与标准化工作;是ITU 行政理事会理事,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以部门成员身份参加国际电信联盟三大部门的活动。


2 我国标准化工作现状分析

2.1 政策体系情况

中国标准化战略尚处于建设进程中,国家标准化战略实施专家咨询委员会于2020 年成立,先后发布了《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以及《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旨在推动标准国际化。《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着重突出了标准化工作,支持大力实施标准战略,提出加强技术创新和标准化融合发展。

2.2 工作开展情况

国际标准化工作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加强我国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影响,推动我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二是提高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程度,通常以“采标率”来表示。我国产品国际采标率已达80%以上,但主导制定的ISO、IEC 国际标准仅占其标准总数的1.8%,与我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极不匹配,难以适应“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产品加速走出去的战略需要。

2.3 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未形成明确的国际标准化战略。重国内、轻国外,我国的国内标准数量庞大,远超过国际标准的数量。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我国对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参与度仍低于发达国家。

第二,技术标准化研究人才匮乏。具有较高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的标准化人员不足,特别是缺乏熟悉国际标准组织工作语言并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国内开设标准化学科或专业的高等院校少,严重影响标准化发展。

第三,对国际标准组织参与度不足。发达国家大量专家参加了大部分的国际标准会议,尤其是美国,参与度达到80%。而中国国际标准会议参与度、承担国际标准组织要职、承担国际标准活动主办数量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

第四,企业在国际标准工作中参与度与贡献度低[3]。在不断追求合格率提高情况下,多数企业采取保底线策略制定标准,没有提升标准的动力和压力。龙头骨干企业参与标准国际化的意愿不够强,仅40%左右的企业采用国际标准,企业的技术标准参数与国际对标达标不够。


3 ISO/TC306 案例剖析

国际标准化组织铸造机械技术委员会(ISO/TC306)于2016 年由ISO 批准创建。目前由7个P 成员国和17 个O 成员国组成,秘书处设在济南铸锻所检验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3.1 ISO/TC306 组织情况分析

虽然我国在306 中占据较为主动的地位,但标委会组织能力、国际协调能力、国内行业统筹能力必须同时具备,才能促成我国提案顺利通过,实现既定目标。在投票时,组织方对P 成员国的引领力和影响力,至关重要。从组织机构上说,秘书处设于我国,主席由国内教授担任;从专家比例来说,中国专家占比达35%以上。但是,在标准推动中,仍需要成员国支持以实现既定目标。虽然中国在TC306 中处于组织者地位,但当标准制定提议投票和标准审议投票时,必须有足够的赞成票才能通过立项和发布。

3.2 ISO/TC306 国际合作分析

标准联合制定过程中,由于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框架下要求欧洲标准与国际标准同步制定,导致德国工作组出现延后情况。这一情况体现了欧洲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协同性和一致性加强,但ISO 标准总体进度受到影响。面对疫情及其他复杂情况导致难以协调多国进度时,科学高效处理问题、达到既定目标,是树立国家标准化工作威信、取得国际支持和话语权的重要基础。

3.3 国内标准国际化情况

TC306 秘书处与“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6)”同步开展工作。国标委既是国际标委会的支撑机构,也是国内产业与国际标准衔接的重要桥梁。TC306 在2020 年完成了《GB/T25711-2010 铸造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等2个标准外文版项目报批工作。国家标准外文版对我国标准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类似中、美等体量的产业大国,将本国标准国际化、通用化、并最终上升为国际标准,是推进国内产业持续发展、走向世界的重要环节,亟需通过培育专门人才、搭建高水平平台,加快国家标准外文化、国际化的步伐。


4 对策建议

4.1 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

我国亟需在国家层面、产业层面提出面向全球竞争的国际标准化发展战略规划布局,“谁制定标准谁就拥有市场”,要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标准化工作,树立“标准先行”理念,以标准化战略,助推高质量发展。工业领域标准化长远战略重心应转向标准国际化,按照ISO 倡议的“一个标准、一次检测、全球通行”,以标准国际化增强中国制造海外渗透性。


4.2 改革现行的标准化管理机制体制

加快推进标准化体制改革,划清政府与市场参与标准的边界,凡是企业主体、社会组织、行业协会能有效供给的标准,政府逐步退出。政府主导制订的标准,侧重于守底线、保安全;市场自主制订的标准,应侧重于强优势、拓市场、时效快。深化标准化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简化标准制修订流程,缩短标准制修订周期。

4.3 搭建平台并提供标准化支持

建设覆盖全国各行业各领域的标准化信息平台,通过平台向企业免费提供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检索服务,鼓励企业踊跃采用国际标准。培育标准化咨询服务平台和机构,鼓励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协调领军企业、高校院所、中介组织组建标准化信息咨询服务平台,及时向社会各界提供全球各国技术标准和法规情况,强化企业对贸易战、反倾销、国际法律与规则的学习与理解。

4.4 培养标准化复合型人才

人才是开展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政府、行业机构、企业均应积极组织开展标准化工作相关培训和继续深造,在外语、技术及国际标准制定规则方面全面深入,加强标准国际化人才培养与交流,提高人才综合能力。通过优选在校生及从业人员定向培训,鼓励大学设立标准化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培养懂专业和标准化、英语流利的复合型人才。

4.5 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

全力争取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稀缺席位,加强与标准化组织合作,深度介入国际标准制修订,在重点领域承担更多的召集人和秘书等职务,拓宽中国标准走出去通道。同时,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及时了解最新动向和技术信息,促进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同步。

4.6 着力增加必要专利数量

“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是产业知识产权发展走向。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掌握95%以上的必要专利,在多个领域处于垄断地位,并将其转化为技术贸易壁垒,严重影响我国产业成长和参与国际竞争。目前国际标准必要专利产业分布不均匀,绝大多数必要专利来自信息产业,其他产业正处于国际标准与专利结合的起步阶段,我国可以以此为契机,有重点地拓宽我国必要专利涉及领域。

4.7 聚焦主业领域深入挖掘

企业围绕自身主营业务,积极研究开展对口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关注相关标准委员会工作计划、组织架构、委员会内各国家参与情况。统筹企业内部资源,坚持自主制定标准和采用国际标准“两条腿”走路。掌握国内外标准制定情况,寻找国际标准空白领域开展国际标准提案前期准备。固定团队跟踪对应领域国际技术委员会工作进展,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研讨会议,分析企业国际标准提案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市场需求度,提升国际立项成功率。

来源:绝热节能网
 关键词:
免责申明 网员服务 广告服务 站内导航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www.chinajrjn.com 苏ICP备0901666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