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态 独家新闻 国外动态 市场分析 企业新闻 技术资讯 政策法规 主题站
建筑防火任重道远——建筑阻燃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28   浏览次数:

南京中环国际广场、哈尔滨经纬360度双子星大厦、济南奥体中心、北京央视新址附属文化中心、上海胶州路教师公寓、沈阳皇朝万鑫大厦……几年前相继发生的几场大火,在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后,人们开始正视建筑防火的重要性,关于建筑防火的讨论不绝于耳,建筑阻燃材料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

建筑防火的重要防线

许多特大火灾往往起于一个不起眼的点,如2014年1月香格里拉火灾事故就起源于取暖器使用不当,引燃了电脑桌,引起建筑整体快速燃烧并大范围蔓延,最终引发大火,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建筑物内火灾通常发生于某个极小的部位,最初也只会局限于着火点的可燃物,局部燃烧后如果没有其他可燃物,火势就会随着最初的可燃物燃尽后自行熄灭,有时也会因为可燃气体不足以较为缓慢的速度燃烧而逐渐熄灭,但如果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或有其他大量可燃物,火灾就会迅速蔓延开来,蔓延到相邻区域,最终燃至整个建筑物。

火灾初期燃烧大多发展比较缓慢,这时火势不大,相对容易扑灭。但随着燃烧温度的提高和可燃气体的大量释出,当建筑物内温度达到500℃时,绝大多数可燃物起火燃烧,造成轰燃,火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此时灭火,难度极大,危险极高。若要将火势控制在初期燃烧状态甚至自行熄灭,就需要建筑阻燃材料大展身手了。建筑阻燃材料因为不燃、难燃的特性,可以起到隔离燃烧源的作用,将火灾扼杀在萌芽状态,或控制火势蔓延,为延长灭火的最佳时机“争分夺秒”。如果火灾发生初期便遇到阻燃材料,那么将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近几年,随着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大众思想观念的进步和国家有关部门对阻燃材料相关法规及标准的制定与不断健全,建筑阻燃材料的发展有所加快,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自央视新址附属中心、上海教师公寓等大火后,公安部消防局多次下发文件加强对建筑防火的标准要求。这不仅给建筑阻燃材料行业带来很大的发展机遇,也使之面临巨大挑战。

快速发展背后的问题

我国建筑防火起步较晚,建筑阻燃材料发展的基础薄弱,近几年虽然在建筑阻燃材料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建筑阻燃材料生产企业在品种、质量、性能上不断推陈出新,但建筑阻燃材料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建筑阻燃材料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问题一:混乱的标准

阻燃材料市场的发展与政策法规有着密切的关系,符合行业发展现状且能对现实起到指导作用的标准对产业发展有支撑作用,适时可行、要求严格的法规对市场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建筑阻燃材料现在最常用到的标准是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2年12月31日批准发布、201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并替代GB 8624-2006(GB 8624-2012修订前的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标准)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其中将建筑材料及制品分为A级不燃性材料、B1级难燃材料、B2级可燃材料、B3级易燃材料。GB 8624-2012相比之前的GB 8624-2006基本实现了对市面上已有建筑材料及制品种类的全覆盖,中和了06版与市场整体发展水平不符的部分,且编制了更为详细具体的分级判定指标,总体上促进了建筑阻燃材料的发展。但在GB 8624-2012出台前,GB 8624-2006与更早修订本应被替代的GB 8624-1997曾长时间在市场上并行使用,部分检测机构只能出具97版的检测报告,更有部分地区出现消防部门按97版验收,建委却按06版验收的尴尬局面。

标准的混乱给建筑阻燃材料生产厂家和用户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厂家不得不无奈地做两次检测负担双倍检测成本,用户也不清楚到底应该按照什么标准来评判材料的好坏。在前段时间记者参加的一个阻燃材料的交流活动中,现场仍有生产厂家询问检测机构能否出具97版的检测报告,因为客户要求的指标中有一个仅有97版有相关标准,而这个指标早就被淘汰了。更有某些不法企业钻标准的空子,开展不正当竞争,利用用户对标准缺乏了解的情况,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扰乱市场,有些建筑阻燃材料生产者在生产经营中伪造燃烧性能等级和防火安全性能检验报告欺骗用户和监督机关。同时由于06版本的检测标准太过严格,公安部当时规定所有保温材料必须达到A1、 A2不燃级别,因为本身材料的属性限制,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市面上大部分产品都只能达到B级或者C级,如果严格按照06版标准执行,建筑防火行业就要坍塌大半。标准的混乱成为制约建筑阻燃材料市场发展的大问题。

问题二:行业宣传的缺失

为了改变两种标准同时使用导致的混乱和06版标准过于苛刻的分级判定指标,国家将06版和97版标准综合起来,推出了GB 8624-2012,以期真正指引行业的发展。新的标准推出后,统一了国家有关部门对建筑防火的验收标准,给企业指明了标准化方向,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之前混乱的检验检测局面,但许多用户依旧“不认”新标准。这是为什么呢?

诚然,之前频发的火灾事故已引起了人们对建筑防火重要性的重视,也进一步促进了人们对建筑阻燃材料标准和法规的关注,但这种关注并没有转化为人们对建筑阻燃材料标准和法规的认识。首先消费者对行业标准关注度通常不高,其次媒体对标准的宣传也不到位。目前我国大部分业主对有关的消防法规和建筑材料标准并不熟悉,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根本就不知道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还必须进行防火安全性能和燃烧性能的分级检验。由于对标准了解有限,不能与时俱进,就出现了拿着已经被淘汰的标准要报告等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宣传的缺席也使得行业内许多优秀的新技术、新产品不为人所知,“酒香不怕巷子深”已不适合当今国情,好的技术、好的产品理应走进大众的视野,引领行业发展潮流。

问题三:政府监管不严

建筑阻燃材料的应用与发展,离不开政府有关部门的有效监管和对标准的严格执行,但目前来看,政府部门的职能有所缺失。建筑阻燃材料近年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阻燃防火产品,但市场扩大的同时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现象也层出不穷。例如之前爆出的岩棉造假事件,岩棉作为优秀的无机建筑阻燃材料,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小、吸声性能好等优点,燃烧性能等级更可达A级,但岩棉的名声一度非常差,因为大量的“黑心棉”冒充岩棉混进了市场,甚至混进了一些地标性建筑的材料队伍里,许多使用了“岩棉”的建筑出现外墙开裂、粉化甚至起火现象。正规岩棉生产厂家对此采取了诸多措施,但由于调查取证困难,又无执法权等问题,根本无法撼动“黑心棉”疯狂生产的局面。

问题四:行业分支太多、力量分散

除却标准落后、执行不到位、宣传教育跟不上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建筑阻燃材料行业自身也存在分支太多、力量分散的问题。建筑阻燃材料行业虽然总体体量不小,但产品种类较多,一个大类的产品下往往还有许多分支,这就使得行业内部又分割成了许多分支行业。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建筑阻燃材料主要有外墙外保温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两大类。单说外墙外保温材料就已庞杂,如按成分又可分为有机类和无机类,无机类又有岩棉、加气砌块、膨胀珍珠岩、中空玻化微珠、陶瓷板等种类,有机类又有聚氨酯、挤塑板、聚苯板、真金板、酚醛板等种类;而按施工方式则可分为薄抹灰系统和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从装饰装修材料方面看,又分为防火玻璃、防火涂料、防火卷帘、防火门窗、防火密封材料等等。

这些分支行业大多规模较小,一些分支行业甚至没有组建自己的专业协会组织和交流组织,这大大减弱了行业自身的影响力,行业的声音难以发出,与政府和其他行业交流的机会也大大减少,行业各企业之间各自为政,缺乏专业协会的引导和技术、资讯等方面的交流和讨论,这自然拖慢了行业发展的脚步。加之不同地区对建筑阻燃材料的认识有很大不同,针对点也不同,不同地区往往会朝着建筑阻燃材料的不同分支发展。如外墙外保温阻燃材料,天津地区使用岩棉制品较多,而苏州则偏向使用STP超薄绝热保温板和一体板等材料。这一现状加之一些产品销售半径的限制,造成厂家辐射范围有限,难以形成规模化优势。

问题五:企业认识的偏差

一些材料由于本身特性的限制达不到A级燃烧性能等级,这并不能说明这种材料就没有阻燃作用,虽然其在燃烧性能等级上无法达到最好,但现实应用中也能达到相应的阻燃效果。部分企业没有认识到材料的局限性,强行要求产品达到A级标准,投入了大量精力与财力,结果却不尽人意。在记者的采访中,业内专家也提到,识别标准的同时,产品的功能特性也很重要,不论是A级还是B1级建筑阻燃材料应用到建筑防火上都可以,关键是阻燃材料本身的质量一定要过硬。

解决问题还需对症下药

中医治病讲求对症下药,要解决建筑阻燃材料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需要对症下药。标准的规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单靠政府部门的力量难以跟上新技术、新产品的快速发展,制定适合行业发展的标准还需要政府部门、专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多方的共同努力,行业优秀企业也应积极参与其中,产学研结合,共同推进行业发展。针对监管不严的现状,各地消防、工商、质监等部门应联合开展工作,明确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建筑阻燃材料制品的管理工作,严防假冒伪劣产品用于建筑物和室内外装修、整修工程。开展联合检查,建立完善的追责机制和公示制度,对可疑材料进行溯源搜索,遏制制假售假的歪风邪气。

宣传的缺失一方面是行业缺少宣传意识或找不到有效的宣传方式,另一方面也是媒体触角失灵。要改变这一现象,需要产业和媒体合作,利用多种形式向社会进行广泛而长期的宣传、教育,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建筑阻燃材料行业的企业也应联合起来,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扩大自身影响力,带动建筑阻燃材料行业发展。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单一地提高建筑阻燃材料的性能并不能完全解决建筑防火问题,建筑防火涉及到建筑防火构造、施工设计及现场管理、消防知识普及、阻燃材料性能、工人施工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做好建筑防火,从科学构造建筑防火结构、在国家相关检测机构进行系统防火试验进行论证开始,以质量过硬的建筑阻燃材料为基石,以规范的现场作业和管理为保证,终于人民群众良好的消防意识。

据公安部消防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共接报火灾31.2万起,亡1582人,伤1065人,直接财产损失37.2亿元,与2015年相比分别下降10.1%、16.7%、12.2%和14.6%。其中,较大火灾64起,同比减少4起、下降5.9%,未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火灾,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年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火灾。这离不开广大消防官兵的努力和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消防意识,也从侧面反映出建筑阻燃材料的发展对消防工作的推动作用。

总体看来,建筑阻燃材料在我国的普及率不高,因此市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值得期待。“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旧城改造给了许多建筑阻燃材料公司极大的发展机遇,“十三五”期间全国会有更多的改造工程,加之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这都会给建筑阻燃材料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国家对阻燃材料的要求,尤其是燃烧性能的要求也会日益提高,这对建筑阻燃材料行业来讲是提升自身实力的绝佳时机。建筑阻燃材料行业能不能抓住机遇,步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绝热节能网
 关键词:
免责申明 网员服务 广告服务 站内导航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www.chinajrjn.com 苏ICP备0901666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