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1. (a)PP/PP-g泡沫的制备示意图;(b) pp粉体接枝反应机理图;(c)接枝产物PP-g-MMA的分子图;(d) PP-g-MMA的吸收红外光谱示意图;(e) PP/PP-g泡沫的微观形貌。
![图片]()
图2.(a-b)PP和PP-g-MMA的FTIR曲线;(c)PP改性前和(d-f)PP-g-MMA改性后的SEM图像;(g)PP和PP/PP-g(10)的XPS光谱;(h)PP-g(10)的C1s ;(i)PP的C1s。
![图片]()
图3. (a-b) 纯PP泡沫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c) PP-g-MMA的分子结构;(d-f) PP/PP-g(5)泡沫的SEM图像;(g-i) PP/PP-g(10)泡沫的SEM图像;(j) PP泡沫和PP/PP-g泡沫的成核机制。
![图片]()
图4 .(a)PP和PP/PP-g泡沫的孔尺寸、 (b)孔密度和 (c)孔尺寸分布;(d)不同泡沫的泡沫密度和发泡倍率;(e) PP/PP-g(10)泡沫的照片;(f)不同泡沫的导热系数。
![图片]()
图5.(a-f)不同泡沫的DSC加热和冷却曲线、XRD和TG曲线、吸光度曲线和放大吸光度曲线;(g)保温机理。
![图片]()
图6 .(a)不同泡沫在90℃热源的表面温度变化;(b)室温融冰Fluke对比红外图像;(c)表面温度测量装置图片;(d)涂覆热相变材料的不同泡沫图片;(e)不同泡沫的Fluke图像实时显示表面温度变化;(f, g)加热120 s泡沫的Fluke图像的3D-IR图;(h)不同泡沫随时间冷却的表面温度图。
![图片]()
图7.(a-c)不同固体试样的拉应力-应变曲线、拉应力和拉伸模量;(d-f)不同泡沫的拉应力-应变曲线、拉应力和拉伸模量。
![图片]()
图8. (a-c)PP、 PP/PP-g(5)、 PP/PP-g(10)的接触角;(d)PP/PP-g(5)在水中的照片;(e)PP/PP-g泡沫的酸性液滴和(f)碱性液滴的接触角;(g)PP/PP-g的疏水机理示意图;(h)不同pH值的液滴在PP和PP/PP-g(10)泡沫截面上的接触角变化。
综上,本文开发了一种可以吸收红外辐射能的硬质PP发泡材料。该PP发泡材料实现了微米孔和纳米孔的一步法制备,并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实验证明,辐射接枝改性高效引入酯基基团,突破对材料基材选择的限制;同时改性PP可以作为发泡过程中的成核位点,促进微纳米孔的形成。由于其化学结构和物理结构具有吸收红外辐射能和增强克努森效应、声子散射效应的功能,所制备的泡沫材料在低发泡倍率下实现较好的隔热性能。该成果对硬质PP泡沫的发展和应用扩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