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 国内动态 国外动态 企业新闻 市场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资讯 主题站
PCB短期调整不改产业趋势 重视大级别投资机会
发布时间:2018-06-06   浏览次数:

PCB短期调整不改产业趋势,重视大级别投资机会。

一、产业向大陆转移趋势确定,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中国大陆目前占据了全球约75-80%的元器件组装业务,PCB 产能只占全球的50%,也即是说, PCB 还将持续向大陆转移。其中内资企业产能占全球的18%,大陆产能主要为日台企业,国产替代空间巨大。与海外企业相比,国内企业成本效率优势显著,毛净利率显著高于海外厂商,如今加速扩产不断抢占日台市场份额。

二、Q2 景气度延续,大厂淡旺季属性渐弱,产业升级趋势下集中度继续提升

各主流厂商历史营收数据来看,目前对于PCB 大厂淡旺季区分已不明显,基本保持随产能扩张,营收同步增长节奏;销售端了解到,目前前线业务人员多愁产能紧张,订单需求依然处于景气状态。产业链调研了解到,上游覆铜板厂商对比主流PCB 大厂订单饱满,我们合理推测部分依托特定领域或客户订单的小厂依然无法摆脱淡旺季属性,叠加以景旺、胜宏、崇达引领的工业4.0 自动化趋势,我们认为产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1、再次重点强调,关注2018 年智能车间对于传统PCB 产业的革新升级和对海外优质技术客户企业的外延整合。以代表性厂商数据来看:①交期显著缩短(如6 层板 3week→1week);②人均产值提升(60 万/Y→200 万/Y);③投入产出比上行(1:2→1:3);④良率工艺逐步改善(95%→99%)。

(1)自动化扩产匹配订单需求,风险可控:单层/单条产线模块化扩产可随订单需求自行把握,风险相对可控;(2)产业转移是内资优质PCB 厂商具备一定规模体量后,凭借管理效率、拿单能力、自动化升级等优势下的转移,而非大陆千余家厂商对日台的全面替代;(3)内资厂商收购海外PCB 企业看中并非利润,而是优质资产。内资企业依托自身管理和整合能力,并购海外遭遇瓶颈企业,进而获得对方的技术、客户、渠道,并通过自身整合管理提高产能利用率和盈利能力,控制成本,充分发掘发挥该资产的盈利潜力,向上弹性空间巨大。

质疑一:市场担心大陆PCB 行业大规模扩产是否导致过剩,价格战?

①业内公司扩产多为规划阶段,扩产周期1-1.5 年,实际开出要19 年之后;②我们所推荐重点标的公司,2018 年料即可充分享受自动化升级先发红利;③PCB 为订单驱动产业,定制化属性一定程度上可保障水平;④考虑客户针对产能、良率、经验、出货稳定性的选择,已成规模的内资大厂将大者恒大;⑤大陆占全球PCB 产能约50%,而内资企业只占到18.3%,其中的优秀企业占比更低,在这种基数下各自扩产对全球整体供应影响不大;⑥环保趋严导致很多内资小厂及外资企业关停,落后产能大量淘汰。

质疑二:部分中小型内资厂商营收也在提升,行业集中度提升逻辑是否成立?

①PCB 产业大陆1500 余家厂商,集中度提升并非也并不能直接向前5 或者前10 大厂商集中,而会有逐步梯次集中的过渡,具备智慧工厂先发优势的厂商有望最终获益;②此前PCB 行业因周边配套效应及小厂地域优势等原因导致集中度天然较低,伴随自动化产线推动交货期显著缩短,地区周边配套效应将继续弱化,技术储备、良率及出货稳定的优质厂商有望实现真成长。

质疑三:行业整体增速不及去年,估值是否受限?

行业并无向下波动趋势,内资产值占比仅18%仍具备充分提升空间,业内自动化工厂人均产值已位居电子板块前列,可类比IC 设计/分销厂商;伴随业绩释放,估值天花板有望打开。

2、市场担忧的中美贸易战问题,对我们重点推荐的内资A 股PCB 厂商业务并无实质影响。之前贸易战中,对PCB 板限制主要是在TV中的PCB 直接出口,在产业占比非常低。前期阶段性过度调整多为市场情绪问题,此后稳健走势已表明市场认可度。

来源:玻纤情报网
 关键词:
免责申明 网员服务 广告服务 站内导航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www.fiberglass365.com.cn 苏ICP备0901666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