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 国内动态 国外动态 企业新闻 市场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资讯 主题站
玻纤:需求旺盛态势将延续 行业新增产能冲击有限
发布时间:2021-05-10   浏览次数:

碳中和将驱使玻纤材料繁荣 需求旺盛态势将延续

2020年第二季度至今需求旺盛,不同领域“结构性”接力。2020年1月中旬至3月底,疫情内紧外松,出口旺盛,外需主导下全球供需演绎相较平稳;2020年4月至年末国内疫情基本受控,在基建及风电的拉动下玻纤需求走俏;2020年第三季度至今汽车及电子电器需求回暖,同时2020年第四季度随着欧美经济复苏出口修复,热塑纱、电子纱电子布需求旺盛,接力风电基建。因此,玻纤企业库存自2020年春节后复工即持续去化:估算2月末中国巨石库存曾至75天上下,泰山则为55天左右,2020年底至今皆降至10天上下(其中巨石美国库存从超6个月降至3个月出头,埃及库存降至10天左右,和国内匹配)。中国巨石2020年销量近210万t,而泰山玻纤销量超105万t,均创历史新高;而2021年第一季度巨石、泰山销量分别约55万t、25万t,创历史最好的一季度。

预计2021年玻纤需求之旺盛大概率将延续,新能源车、电子电器以及出口将成主力。价格层面,结构性涨价将接力整体涨价:热塑纱以及海外用纱供不应求,价格有望持续上涨,普通建材纱以及风电纱价格则以稳为主;而电子纱电子布供不应求或将延续,主流7628布跨越8元/m可期。

玻纤的出身便作为替代材料,替代的是传统高能耗的钢铁水泥等,目前市场对碳中和的理解还仅仅在对于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传统行业产能的收缩上,碳中和将驱使玻纤为代表的替代材料繁荣,玻纤供需两端皆产生深刻变化:需求端将加速扩容且玻纤主导需求或从传统部门向新兴部门倾斜,供给端碳权配额制成为行业有效产能“调控阀”,同时碳权将成环保产能增值资产。

2020~2021年行业新增产能冲击有限,龙头企业市场份额有望加速提升

2020年,国内玻纤龙头产能的缩放与需求的强弱适配。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疫情虽较为严峻,但供给端先行收缩:2019年第三季度~2020年第一季度,巨石成都三条线合计23万t及泰山玻纤三条线合计12万t因搬迁先行关停,重庆三磊等新进入企业新线暂无投产计划;而2020年第二季度随着国内需求的复苏,龙头企业搬迁线陆续投产:巨石桐乡智能制造二线15万t、成都搬迁智能制造一线13万t及二线12万t分别于2020年6月、7月及9月点火投产;泰山玻纤10万t新建线5月点火投产。此外,山东玻纤3改8万t线于2020年5月投产。再观海外,OC、PD、NEG等龙头企业受疫情影响部分产线停产或限产,测算合计约30万t。按2008~2009及2012~2013年经验,海外玻纤企业产线关停后较难复。综上,若以表观产能而论,2020年供给端产能缩放基本持平。

预计2021年供给增量将由龙头主导,基本与需求适配。预计2021年全年供给端产能净增量约70~80万t:巨石桐乡15万吨智能制造粗纱线、6万t电子纱线及桐乡4改5万t、埃及8改12万t线以及桐乡15万t热塑线,金牛10万t三线,泰山10万t线,重庆国际8改12万t线及9+4.5万t线,长海10万t线,考虑到企业产能投产的错位、冷修期产量的减少及产能爬坡期,实际全年贡献产量或仅在30万t上下,而巨石6万t电子纱线为细纱市场,应独立核算。因此判断全年供给冲击有限。

龙头业绩超市场预期

2020年第三季度始玻纤趋势性涨价超市场预期,驱动龙头公司业绩弹性:

中国巨石:公司2020年实现收入116.66亿元,同增11.18%,归母净利24.16亿元,同增13.49%,扣非后归母净利19.4亿元,同增4.6%;2021年第一季度则实现收入39.96亿元,同增63.62%,归母净利10.6亿元,同增243.56%,扣非后归母净利10.59亿元,同增221.03%,扣非后归母净利超业绩预告上限,超市场预期。2020年及2021第一季度量价皆超预期演绎:销量分别约208、55万t,皆创历史之最;价格层面,2020年9~10月主流玻纤品种经两次提价,2020年第四季度-2021第一季度热塑等供给紧俏品种的结构性提价延续,测算2021年第一季度粗纱及制品吨均价环比提增近20%。而电子布驱动公司利润弹性,测算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电子布销量则近1亿m,净利贡献近2亿元,弹性已然彰显。

智造驱动新成长,“十四五”开启新篇章。预计“智能制造”将成为公司“十四五”关键词:一方面,公司已然进入新一轮冷修周期,智能制造线替代老线顺理成章,与此同时,公司新产线亦将持续落地,判断公司2025年末粗纱及制品产能有望较2020年末翻番,电子布或达17亿m;另一方面,公司产品结构将持续优化,高端产品占比的抬升将为必然,预计十四五末期公司产品结构将实现由粗纱及制品的单一驱动,向普通粗纱、热塑短纤及电子布三驾马车切换。我们判断十四五末公司平均吨制造成本较现有的智能制造线将下降3%~5%,公司成本优势将愈发凸显。

中材科技:公司2020年实现收入187.1亿元,同增37.68%,归母净利20.5亿元,同增48.71%,扣非后归母净利18.2亿元,同增65.46%;2021年第一季度则实现收入39.4亿元,同增36.4%,归母净利5.8亿元,同增140.02%,扣非后归母净利5.5亿元,同增140.3%,落在业绩预告区间偏上限位置,超市场预期。玻纤量价齐升,驱动公司业绩弹性,测算2020年及2021年第一季度销量分别超105、25万t,皆为历史峰值,而玻纤纱均价自2020年第三季度始趋势性涨价开启,与行业匹配。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公告收购中材金晶100%股权(10万t产能),且公告建设9万t高模高线纱,公司产品结构的优化及产能扩张延续;2020年公司风电板块利润达10亿元,驱动公司业绩弹性,判断随着“抢装”的退潮,2021年业绩存下行风险,但预计公司经营将好于行业;隔膜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约3000万元,公司海外客户实现突破,销量比重达10%,预计全年或达20%。2021年末公司隔膜总产能将超15亿平,届时产能瓶颈问题将打破,公司盈利能力的抬升将为大概率。

【转载声明】:本平台所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果原文没有版权声明,我们将按照目前互联网开放的原则,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况下转载文章。如果转载行为不符合作者的版权声明或者作者不同意转载,请来信告知:qbw@fiberglass365.com。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平台转载有关文章时,务必尊重原作者的著作权,保留本平台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玻纤情报网
 关键词:
免责申明 网员服务 广告服务 站内导航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www.fiberglass365.com.cn 苏ICP备0901666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