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 国内动态 国外动态 企业新闻 市场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资讯 主题站
玻纤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龙头企业将强者恒强
发布时间:2017-12-22   浏览次数:

近日,中国巨石发布公告表示,中国建材集团承诺:对于中国建材集团与中国中材集团重组前存在的同业竞争以及因重组而产生的中国建材集团与中国巨石的同业竞争(如有),中国建材集团将自本承诺出具日起3年内,并力争用更短的时间,综合运用委托管理、资产重组、股权置换、业务调整等多种方式,稳妥推进相关业务整合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翻看中国巨石的主营业务,主要是以玻纤产品为主,且目前产能占据全球近22%的市场份额,具备绝对优势。按照公司的最新公告,集团承诺将在3年内解决同业竞争状况。

那么,玻纤是什么?目前的行业状况如何?中国巨石是否有望在集团重整过程中受益?

玻纤,全称为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具有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扥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等等。

从国内玻纤供应端看,集中度偏高,中国巨石占比33%,泰山玻纤占比22%,重庆国际占比16%,三者合计拥有71%。而国内玻纤三巨头在国际市场上同样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国内玻纤产能占比全球的50%左右,稳居第一。但不得不提及的是,产能第一并不意味着竞争力第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玻纤产品无论是在生产工艺还是产品附加值等方面,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普遍存在较大的差距,部分高端产品需要依赖进口。因此,我国玻纤领域只能算是“大国”而非“强国”。

不过,这种局面在慢慢得到改善。首先,目前前三大巨头占据国内七成产能,行业集中度高致使议价能力强,同时在扩产步骤上亦容易放缓。第二,2016年8月份,中国中材集团与中国建筑材料集团两大央企在集团层面完成整合,两大集团强强联合势必有望带动旗下优势资源的整合,以减少重复建设,弱化恶性竞争。两大集团除了在水泥业务方面存在协同效应外,在玻纤方面也存在整合可能。其中,中国建筑材料旗下中国巨石是第一大玻纤生产商,而中国中材旗下上市公司中材科技则控股了国内第二玻纤生产商泰山玻纤,前两大玻纤生产商合计占据55%的玻纤产能,由于集团层面的整合,后续业务或也有望做出调整。且中国建材集团最新的公告也做出了近似的承诺,未来玻纤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可期。第三,行业盈利能力持续加强并且呈现强者恒强的局面。2012年,中国巨石创造的利润占比全行业的5.19%,到了2016年,该比值提升到15.4%;而泰山玻纤创造的利润则由行业的1.98%提升到3.49%,在这一期间,行业内其他玻纤企业利润要么平稳要么下滑。再观察净利率方面的数据,2016年中国巨石净利率达到20.53%,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攀升到24.8%,而泰山玻纤则从12%上升到13.7%。龙头企业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暗示着优质公司的护城河正越加巩固。

2006年-2008年是玻纤行业的投资高峰,投资增速维持在20%上方,2006年一度在80%左右。一般玻纤池窑运行8-9 年后,将会进行冷修。但由于在2012年-2016年期间,玻纤行业景气度尚可,致使部分企业推迟了冷修计划,但也有企业通过冷修技改从而提升了竞争力,行业分水岭就此诞生。以中国巨石为例,近几年,生产线已经陆续进入冷修技改,桐乡基地和成都基地产能增加了19万吨,九江基地预计明年一季度完成技改,将增加产能6万吨。冷修不仅推动产能扩大,同时也通过技术的迭代更新促使成本下降,进而给公司腾挪出更大的盈利空间。单是从能耗方面看,中国巨石2016年比2010年下降了21%,比2013年下降了29%。由此可见,注重短期利益而未及时进行生产线改造的企业反而最终因小失大。龙头企业通过技改继续延续强者恒强,甚至进一步蚕食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

而从玻纤行业的下游行业发展趋势上看,拥有先进生产线的企业亦将长期受益。观察下游结构,建筑领域占比32%,交通运输占比28%,工业设备占比21%,电子电器消费占比11%,风电等能源占比8%。从下游端看,玻纤景气指数与宏观经济走向具有较大相关性。而伴随制造业的转型,玻纤有望迎来新的需求亮点。以汽车轻量化为例,目前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汽车轻量化领域玻纤复合材料的应用比例在20%以上,而国产车该比例仅有8%-10%,未来仍具有较大的进展空间。根据发改委今年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乘用车降到5.0升/百公里、节能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降到4.5升/百公里以下。要达成该目标,玻纤增强复合材料有望发挥重大作用。


来源:玻纤情报网
 关键词:
免责申明 网员服务 广告服务 站内导航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www.fiberglass365.com.cn 苏ICP备0901666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