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态 独家新闻 国外动态 市场分析 企业新闻 技术资讯 政策法规 主题站
注汽锅炉气凝胶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7-02-06   浏览次数:

根据二氧化硅气凝胶内的气孔直径小于 70nm,产生“零对流效应”, 使得固体热传导的能力下降到接近最低极限的原理,在稠油蒸汽吞吐热采中,为了减少锅炉外表面热损失,采用气凝胶节能技术。实际应用到锅炉后,炉体表面温度平均降低了 39.0℃,能达到安全标准,使用前热效率为 79.7%,使用后热效率为 81.9%,节能 2.2%。

稠油蒸汽吞吐热采,蒸汽驱以及 SAGD 开采项目是一种高投入、高成本的开发工艺,其核心设备是注汽锅炉。注汽锅炉在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其热损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排烟热损失,二是炉体散热损失,三是未完全燃烧热损失。但是当锅炉投产运行时间长时,造成炉内保温层老化,保温效果差,热损失加大,锅炉保温性能下降,炉体外表面温度升高,一般能达到 100-130℃左右,有的甚至能达到 180℃。锅炉外表面温度升高,不仅增大了热损失,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主要从气凝胶炉体降温技术降低锅炉表面温度入手,减少锅炉热损失,节约能源。

气凝胶炉体降温技术原理

对于保温材料而言,热传导主要由保温材料中的固体部分来完成;热对流则主要由保温材料中的气体来完成;热辐射的传递不需要任何介质。因此,要实现超级绝热材料所要求达到的保温隔热目的,

一是在保证足够机械强度的同时,大幅降低材料的体积密度;

二是要将空气的对流减弱到极限;

三是要通过近于无穷多的界面和通过材料的改性热辐射经反射、散射和吸收而降到最低。气凝胶是在保持凝胶骨架结构完整的情况下,将凝胶内溶剂干燥后的产物,因此具有纳米多孔结构、低密度、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等结构特点。

气凝胶属于一种固体,但这种物质 99%是由气体构成,这使得它外观看起来像云一样。

当气凝胶材料中的气孔直径小于 70nm 时,气孔内的空气分子就失去自由流动的能力,相对地附着在气孔壁上,这时材料处于近似真空状态,即产生“零对流效应”。由于材料内的气孔均为纳米级气孔再加材料本身极低的体积密度,使材料内部气孔壁数目趋于“无穷多”,对于每一个气孔壁来说都具有遮热板的作用,因而产生近于“无穷多遮热板”的效应,从而使辐射传热下降到近乎最低极限。

由于近乎无穷多纳米孔的存在,热流在固体中传递时就只能沿着气孔壁传递,近于无穷多的气孔壁构成了近于“无穷长路径”效应,使得固体热传导的能力下降到接近最低极限。基于以上特性,再加上在热辐射吸收方面对材料进行进一步改性,还可以阻隔热辐射。

这三方面共同作用,几乎阻断了热传递的所有途径,使气凝胶达到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绝热效果,甚至远低于常温下静态空气 0.025w/m·K 的导热系数,达到0.013w/m·K 以下。因其具有纳米多孔结构(1~100nm)、低密度(1~500kg/m3)、低介电常数(1.1~2.5)、低导热系数(0.013~.025w/(m·k))、高孔隙率(80~99.8%)、高比表面积(200~1000m2/g)等特点,在力学、声学、热学、光学等诸方面显示出独特性质,在航天、军事、石油、化工、建材、电子、冶金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而巨大的应用前景,被称为“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如图 1 是不同温度下二氧化硅气凝胶与传统材料导热系数对比图。而应用于生产中时,将低密度纤维和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成二氧化硅气凝胶毡,再将其铺设在锅炉炉体表面。

气凝胶炉体降温技术现场实施情况

施工前通过现场勘查对辐射段、过渡段、炉体后端板表面温度检测做综合评价,根据检测温度高低确定保温层厚度。如过渡段前段最低点 130℃,最高点 180℃,对温度特高点用双层气凝胶保温以达到降温效果。接下来测量并记录炉体外部各项尺寸,并确定采用型号为FMA400 的气凝胶绝热毡进行保温,最后测量炉体槽钢制定四面搭接型材的尺寸。

在锅炉停炉具备施工条件后进行现场施工,清理炉体表面,对辐射段、过渡段、炉体后端板根据测量尺寸裁剪气凝胶。然后,炉体表面敷设气凝胶,用铁丝扎紧,搭接处应用气凝胶胶带粘接,敷设完毕后待搭接处达到密封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最后,气凝胶表面采用金属氟碳漆 0.5mm 钢板铆接,辐射段槽钢采用金属氟碳漆 0.5mm 钢板四面搭接型材。

铺设后对锅炉进行了各方面的数据测试如表 1。



注:工况1为未应用注汽锅炉炉体降温技术的原太工况

工况2为应用注汽锅炉炉体降温技术的节态工况

节能效果分析

注汽锅炉应用气凝胶炉体降温技术后,在锅炉表面选取 29 个测试点,每个测试点测试三次后取平均值,如表 2 所示。


注:括号内的是铺设二氧化硅气凝胶毡后的温度

将 29 个测试点分为辐射段、过渡段前段、过渡段后段和后炉门计算平均温度后得到:

(1)辐射段由 60℃降低到 40℃;

(2)过渡段前段由 148℃ 降低到 89℃;

(3)过渡段后段由 103℃降低到 74℃;

(4)后炉门由 84 ℃降低到 35℃ 。

通过对比应用前后的测试数据,炉体表面温度平均降低了 39.0℃,使用前热效率为79.7%,使用后热效率为 81.9%,节能 2.2%。

经济效益计算及总结

通过上述各个项目的实施,锅炉热效率平均提高 2.2%,一台锅炉一年的注汽量为 4 万方,单耗按 79.6 立方米/方计算,故锅炉安装该装置后可节省天然气量为:

40000×79.6×2.2% =70048( 立方米)

注汽锅炉用的天然气以市场价 1.98 元/方计算,安装该装置后,去除铺设气凝胶成本6.8 万元,可创经济效益为:

70048× 1.98-68000 = 70695.04(元)

总结

(1)提升炉内温度,提高了锅炉热效率。

(2)经济效益比较可观,回收周期短。

(3)该项技术使炉体表面温度降低,能达到安全标准。

来源:绝热节能网
 关键词:
免责申明 网员服务 广告服务 站内导航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www.chinajrjn.com 苏ICP备0901666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