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红外屏蔽与热管理性能的提升,研究团队受自然木材的多孔结构、生物矿化机制和爬行动物鳞片的仿生特性启发,开发了一种可持续的复合气凝胶制备方法。材料以废旧棉纤维为再生纤维素来源,结合造纸工业副产物碱木质素为天然交联剂,利用湿度诱导自组装技术构建出具有外层致密、内部多孔的“类吐司”结构。
(a)集成仿生气凝胶片的设计概念;(b)气凝胶的制备流程;(c)基于CLA-TiO₂的特种披风及其功能和特性示意图。
CA(a)和CLA(b)浅层截面的SEM图像;CLA(c)和CLA-2000(d)表面的SEM图像;CLA(e)和CLA-2000(f)内部的SEM图像;(g)再生纤维素气凝胶片的类吐司结构及表面的ALD反应过程。
通过原子层沉积(ALD)技术沉积二氧化钛(TiO₂),进一步提高机械性能,同时赋予材料红外反射性能以及沙漠色彩。其在拉伸强度上表现出显著提升,达到3.77MPa,相比未改性材料提升了51.41%。其独特的结构使材料在保持轻量化的同时具备优异的结构稳定性。气凝胶片的热导率低至 45.17mW/(m·K)。在8-14 µm中红外波段,气凝胶片也展现对热成像探测设备的干扰效果。材料在沙漠模拟环境下的热伪装能力能够满足军事领域的隐身需求。
(a)放在手上的气凝胶片的热红外图像;(b)迷彩布和集成仿生披风模型放在背部的热红外图像;(c)集成仿生披风应用于战场的示意图。
总结
本研究通过仿生策略与先进制造技术的结合,开发了一种兼具环保与高性能的复合气凝胶,为热伪装和隔热材料的设计开辟了新路径。该研究成果不仅展示了可持续气凝胶材料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潜力,还为绿色建筑与高端工业材料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 来源:NTMT纺织新材料
▓ 责编:小棉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