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正在成为我国当下改革发展的热点。在国民经济面临转方式调结构的重任下,传统的宏观经济调控思路已经不能客观反映当前的实际情况。供给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通过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墙材行业作为经济建设的基础产业,也为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当下,墙材行业同样也面对不少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比如,产能严重过剩、新型墙材需求的有效供给不足等。笔者认为,如何破解这些矛盾,找到产业未来进取的方向和目标,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问题给出解决办法。现结合江西省吉安市实际情况对墙材行业供给侧改革谈几点看法。
当前墙材行业发展
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低下,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到行业的健康发展。多年来,受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吉安市对墙材产品需求量不断加大,大量资金投入到墙体材料行业,全市新墙材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企业产能不能充分利用。据统计2016年全市目录内新墙材企业27家,其中,烧结类企业22家,蒸压加气企业3家,混凝土制品企业2家。目录内在产总设计产能达20.11亿标块,而全年生产目录内新墙材只有13.57亿标块,产能利用率67.47%。产能过剩带来恶性竞争,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到行业的健康发展。
供需结构失衡、大宗传统墙材产品供应过剩,新兴有效和绿色墙材产品供给不足等,影响墙材行业发展和可持续性。近年来,虽然吉安市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工作取得长足进展,但是大宗传统烧结墙材产能严重过剩、绿色新兴墙材需求的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从墙材产品结构看:2016年全市目录内新墙材企业生产的非粘土烧结多孔砖和烧结空心砖产品占全市产品总量的91.82%;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产品占全市产品总量的7.36%;建筑用轻质板条等产品占全市产品总量的1.8%;绿色建筑部品化产品几乎为零。实心粘土砖和粘土制品还占全市墙材产品总量的12.5%,烧结墙材产品仍为全市建筑市场的主导产品。特别是在农村,还大行其道。由于吉安市墙材行业基本依靠增加投资扩张规模的外延式发展,低水平的高能耗产品比较多,适应建筑节能及建筑产业化的绿色产品太少,以新技术、新产品为支撑的发展总体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求。供需结构失衡,必然导致生产错位和结构扭曲,影响墙材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企业用工成本不断攀升,产品价格继续下滑,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据不完全统计吉安市2016年烧结类企业、蒸压加气类企业、混凝土制品类企业人均工资分别达到4万元、8万元、4万元左右;加上为企业工人购买养老保险等福利等,以上三大类墙材企业人均工资成本支出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4%、5%、4%。对劳动力相对密集产业而言,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更加凸显。同时,虽然2016年全市新墙材产品产销形势有所好转,但由于受困宏观经济低速运行、企业竞争压力等因素影响,企业普遍采取放低身段压低价格进行销售,还出现了砖价一路走低,以及企业无力消化生产资料涨价,人工费用上涨的奇怪现象。从统计数据看,目前吉安市墙材企业产品价格多处于下行态势。
行业缺乏自律,造成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当前吉安市墙材行业经济效益严重下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些企业自律失控所造成的。在市场需求总量仍然很大、产销率也仍居高位的情况下,由于缺乏行业认识和共同遵循的自律机制与规则,导致了低价无序恶性竞争和经济效益的巨大损失。
破解墙材行业发展中的
矛盾问题及对策
积极化解产能过剩,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提高新墙材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墙材行业供给侧改革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为此,一是要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整合优化行业产能,坚决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工艺技术落后、装备水平低、产品质量不符合建筑市场需求的落后产能。适时调整发布鼓励、限制、淘汰的墙体材料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及产品目录。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新建企业设计、施工和验收,避免墙材生产线低水平重复建设。建立墙体材料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引导行业开展组织结构调整,提高新型墙材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鼓励产能过剩新墙材企业向生产大板、块体以及复合型拼接的装配式结构转型。二是做好加减法,落实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限制低效产能生产和倒逼提升低效产能关停并转,对过剩产能、实施兼并重组,对有前景、有效益的墙材企业,要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砖厂要坚决实行关停并转。三是做好政策资金扶持。对产品有市场、有潜力、科技含量高,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的企业,因生产资金周转不灵而陷入困境的,及时给予一定数量的新型墙材专项基金补助;落实墙体材料产品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节能减排。同时,还可以通过提供并购贷款,并购票据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支持落实社会资本参与墙体材料企业并购重组。
增加有效绿色供给,满足老百姓对绿色、环保、功能性墙体材料的需求。增加有效和绿色供给是墙材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在新常态背景下,我们提倡的是有效绿色供给,调结构也是围绕有效绿色供给来调整,以满足老百姓全面追求小康生活、追求幸福所迫切的需要来调整。以往实心粘土砖及其粘土制品由于价格低、易施工等因素而大量存在,严重阻碍了具有节能利废、轻质高强、美观环保等性能的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如今,高品质住房将成为新阶段住房消费的发展方向,由此对高品质的绿色、环保、功能性墙体材料的需求也将快速增长。为此,一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增强供给的灵活性,提升有效供给能力,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如为适应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需要,抓紧生产科学先进、环保精密、循环再生、经济实用、便利施工的新型墙体材料和绿色建材;为适应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和精准扶贫的需要,引导利用可再生资源制备新型墙体材料,支持利用农作物秸秆、竹纤维、木屑等开发生物质绿色建材;为适应建筑业现代化、房地产业高尚社区和轻钢结构建设的需要,要求发展本质安全、节能环保、轻质高强的墙体和屋面材料、外墙保温材料,以及结构与保温装饰一体化外墙板,推进内外墙板、楼梯阳台、厨卫装饰等构配件工厂化生产。二是紧紧抓住建筑业现代化,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的机遇,推动新型墙体材料和绿色建材产品向中高端方向发展。三是延伸产业链,研究开发高品质、高档次、精装饰、低能耗、多功能的新型墙体材料和绿色建材。加快发展专用水泥、砂石骨料、混凝土掺合料、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水泥制品和部件化制品;积极利用尾矿废石、建筑垃圾等固废替代自然资源,发展机制砂石、混凝土掺合料、砌块墙材、低碳水泥等产品。
转型升级,促进墙材行业提质增效降成本。墙材行业的转型升级是以降本增效为目的,实现产品制造效率、效能、效益的普遍提升。过去那种靠高消耗、低效益、盲目扩张、偏重数量、忽视环保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必须走战略调整、结构优化、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一是要以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进一步提高绿色发展水平。走节能降耗、清洁环保、循环利用、优质高效、绿色发展的模式。支持企业开展清洁能源开发替代、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新材料开发、产品深加工等转型升级改造。鼓励企业加快燃料升级,有条件的企业实施“煤改气”、“煤改电”,集中使用清洁能源,以加强对产品质量、污染物排放、能耗等关键参数的可视化管理,提高质量效益。同时,引导墙材行业加大对工业废渣、建筑渣土、城市污泥、淤泥等的资源化利用的研究,破解原材料短缺及原材料成本上升的问题。二是以智能转型为重点,加快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动“两化”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开发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开展“机器代人”工作,采用自动码卸坯和装出窑技术,减轻劳动强度,降低企业人工成本,应对企业用工难、人工成本增加等问题。引导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提升新墙材行业装备技术水平,降低企业能耗成本,促进企业效益增长。鼓励投资规模大、自动化水平高的新墙材生产企业创新节能降耗措施,应用节能降耗技术,改良节能降耗装备。三是创新驱动。通过科学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生产装备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培育知名品牌,提高产品市场影响力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同时,通过管理创新,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四是加强科研开发,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墙体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科研开发力度,重点研究和发展自保温效果好、废弃物掺量高、轻质高强、节能环保和耐候性、阻燃性好的新型墙体材料。
发挥协会应有的作用,建立行业自律公约,营造良好竞争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为此,一是要为企业建立一条信息共享平台,保证企业之间的信息互通,避免因信息不明而造成低价倾销等恶性竞争现象。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规模,深入实地帮助解决生产销售方面难题。二是积极发挥协会应有作用,从而树立起行业协会的权威,形成违规违约者不仅承担相关的直接责任,并将承担取消其企业在行业中技术鉴定和评比评奖资格等后果的条款。三是强化市场环境治理,抑制经济效益无故下滑。要由所在地的行业协会和大企业共同组成市场环境治理组织,负责遏制本地的新增产能,组织企业降本增效,协调区域内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遏制与处理本地内低于成本销售和无序竞争的行为,在区域内建立起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