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上午,伴随着一声清脆的鸣笛,青岛地铁集团与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联合研制的全球首列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碳星快轨”在青岛地铁1号线正式上线,投入商业运营。
“CETROVO 1.0碳星快轨”填补了碳纤维复材在地铁车辆主承载结构上商用的国际空白,引领我国地铁列车实现轻量化、绿色化全新升级。“碳星快轨”车体以黑紫黄蓝为主色调,车厢内部黑色的碳纤维座椅、扶手杆、司机室操纵台,科技感十足。当然,“碳星快轨”的“黑科技”远不止这些,从“五个更”看碳纤维列车的全新升级。
据介绍,“碳星快轨”的车体、转向架构架等主承载结构,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在全球首次实现了碳纤维复材在地铁车辆主承力结构上的商业载客运用。较传统地铁,该碳纤维地铁列车实现全新升级,具有更轻更节能、乘坐更舒适、强度更高、轮轨磨耗更少、运维成本更低等显著优势。
车身轻更节能。相较传统金属材料车辆,车体减重25%,转向架构架减重50%,整车减重约11%。车身更轻,跑起来更节能,运行能耗降低7%,每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0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01亩。
乘坐更舒适。得益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使用,车辆具有更好的减振和隔振效果,行驶更平稳。在商用地铁列车领域首次采用主动径向转向架技术,可以主动控制车轮沿着径向通过曲线,大幅减小过弯道时的“啸叫”,曲线通过噪声降低15分贝,车内噪声降低2分贝,运行更安静。
强度更高。与金属材料车体相比,该碳纤维列车的车体强度更强,安全系数更高。同时,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的转向架构架,抗冲击能力更强,更耐疲劳,结构寿命更长。
轮轨磨耗更少。更轻的碳纤维车身,减轻了车辆轴重,轮轨力降低15%以上,从而减少了轮轨磨耗。主动径向转向架的使用,也降低了对车轮和轨道的磨耗。
运维成本更低。轮轨磨耗更小,车辆轮对和轨道的维护量大幅减少。同时,该车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搭建了碳纤维列车SmartCare智能运维平台,实现车辆故障智能检测、健康状态智能评估和修程修制优化,降低了检修成本。通过采用新材料新技术,该车全寿命周期检修成本降低22%。
▓ 来源:新华社
▓ 责编:情报君
➤【主编荐读】赵谦:发展先进玻璃纤维产业,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江苏玻纤产业工匠学院“‘送教入企’走进长海”培训活动成功举办
➤【独家专栏】2024年1-11月玻璃纤维及其制品进出口数据分析报告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孪生助推玻纤行业质量变革”入选工信部2024 年度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典型案例拟入选公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