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西北大地上,一场围绕“黑色黄金”碳纤维的产业竞逐正火热上演。甘肃张掖、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三地相继启动并建设万吨级碳纤维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以沙漠戈壁为画布,勾勒出一条横跨西北的碳纤维产业走廊。这些项目不仅刷新了当地重大产业建设速度,更标志着我国碳纤维产业向能源富集区战略转移的新格局。
甘肃张掖:首个基地落地,5个月跑出“西北速度”
作为甘肃首个高端碳纤维生产基地,该项目采用“三步走”战略:一期投资6.79亿元,新建2条3000吨/年T300PAN基碳纤维碳丝生产线,三期工程全部投产后,将形成2.4万吨/年PAN碳纤维产能,涵盖航空航天级T300-4EK至工业级T300-4BK全系列产品,预计年产值达21.6亿元。
陕西榆林:沙漠中竖起“设备博物馆”,
剑指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毛乌素沙地边缘,陕煤集团旗下榆林恒神新材料47亿元投资的2万吨/年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已全面转入设备安装攻坚战。
内蒙古鄂尔多斯:能源洼地变身成本高地,大丝束撬动风电革命
上海石化31.96亿元跨区域布局的3万吨/年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在鄂尔多斯苏里格经济开发区掀起建设热潮。该项目创造性实施“沪蒙联动”模式:原丝生产依托上海金山基地技术优势,碳纤维制造则扎根内蒙古能源富集区,利用当地的电价优势,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主打产品48K大丝束碳纤维,瞄准风电叶片拉挤板材市场,单条产线即可满足百万千瓦风电场需求。
万亿市场驱动下的西北转型
西北碳纤维热潮背后,是多重战略机遇的交织:国家“双碳”目标催生风电、氢能等清洁能源装备百亿级需求,国产大飞机、商业航天发展带来高端材料替代窗口,而西北地区丰富的风光电资源与低廉要素成本,恰好破解了碳纤维生产的高能耗瓶颈。
▓ 来源: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技术
▓ 责编:情报君
➤【主编荐读】闵信哲,李华冠:碳纤维复合材料片材与混凝土粘结界面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增录15年玻纤、矿物棉及复材新兴词汇!《英汉-汉英玻璃纤维词典》(第二版)重磅发行!